娛樂
2018.04.05 06:34 臺北時間

拍戲變成文化科技業 開發互動戲劇App

王公誠以劉以豪(右起)、張榕容、修杰楷主演的電視劇《沒有名字的甜點店》,入圍金鐘獎最佳戲劇及最佳編劇。(翻攝自公視官網)
王公誠以劉以豪(右起)、張榕容、修杰楷主演的電視劇《沒有名字的甜點店》,入圍金鐘獎最佳戲劇及最佳編劇。(翻攝自公視官網)
針對近年台灣影視音產業衰退,文化部積極推動「提振內容力」和「建立產業生態系」兩大工程,日漸看見成效。
以《沒有名字的甜點店》入圍金鐘獎最佳戲劇及最佳編劇的王公誠,4年前開始瞄準國際區域型市場,開發出影劇互動應用程式「i・active」,從實驗短劇《三分熟》,到與日本富士、朝日兩大電視台合作的偶像劇《紡綞蟲的記憶》,以創新發展,呈現文化與科技結合的成果。
莊凱勛(右)、瑤函沂主演的互動式電視劇《紡綞蟲的記憶》,與日本富士、朝日兩大電視台合作,前往北海道、熊本等地拍攝取景。(磬石數位媒體提供)
早在做實驗性質的《三分熟》前,王公誠就抱持著「想創新,就得向舊體制挑戰」的覺悟,避免受限於傳統電視上架的談判,將互動戲劇先行在自行開發的應用程式「i・active」呈現,企圖發展出一種快速複製戲劇創作與行銷的可能性。
「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在講文創,但現在的影視娛樂已是文化科技業。」為了確保每一部在App上的互動戲劇著作權,都能百分百掌握在自己手上,王公誠親自規劃介面設計、互動流程,只請專案工程師做程式設計(Coding)。
去年3月,總製作費達800萬元的《三分熟》在香港國際電影節公開後,「互動戲劇」的創新概念令文化部驚豔。為了證明這樣的想法並非曇花一現,王公誠立刻投入第二代互動戲劇《紡綞蟲的記憶》。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