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6.28 15:42 臺北時間

【去都蘭學永續生活(四)】在樸門基地 用稻草「種」自己的房子

大地旅人樸門教育基地的主體建築,是Peter夫妻自己蓋的。基地裡也沒接自來水,一切用水全來自雨水。
大地旅人樸門教育基地的主體建築,是Peter夫妻自己蓋的。基地裡也沒接自來水,一切用水全來自雨水。
在力求自給自足的大地旅人台東都蘭教育基地,對水資源的珍惜,當然也有體現。
這裡沒有接自來水,基地裡有好幾個大水桶,裝的都是收集來的雨水,洗手、洗衣、洗澡、煮飯,百分之百使用雨水。
「台灣真的很多雨水,只要收集它,就可以減少我們對環境的衝擊,所以如果可以先從一個很乾淨的面積收集它,是非常乾淨的,」台上,大地旅人樸門設計資深講師孟磊(Peter Morehead)講解雨水的收集,台下立即有學員發問,「那我們這邊喝的水呢?」老師回,「我們喝的水是屋頂(收集)的, 然後我們會先煮。」
不意外地,都市來的學員立刻想到酸雨和空氣汙染,Peter又說,「所以其實要看你在哪個地方,不是每個地方的雨水都適合(飲用)。」
但就算是汙染的酸雨,仍然有其他用途,Peter舉了許多實際例子。「這是我們台北辦公室的,在收集門口這個小屋頂的雨水,本來這裡破一個洞,水一直從這邊露出來,我們就加了一個PVC管,(底下接的水桶)一直都是滿滿的,這是比較髒的,我們不會清理(屋頂),但是可用來拖地板、沖馬桶,或者手很髒還是可以洗,也可以灌溉陽台的植物。」
放在二樓的水桶,右邊不銹鋼水桶收集來自不鏽鋼屋頂的雨水,供飲食之用。

「火箭爐 」煮菜

Peter和慧儀努力實踐自給自足的生活,就連兩人住的屋子,也是用鋼構和二手建材自己蓋的。
「地基是泥沙,沒有很穩定地基,所以要比較輕的材料。我們二樓選擇比較輕的材料是稻草和泥漿,塞到板模裡面,上面再粉刷。最上面這層是石灰,比較可以防水,裡面是黏土,厚度大概只有10公分,今天不是很明顯,白天有時候這邊很熱,曬到太陽,裡面還是很涼快。」
這間小屋冬暖夏涼,也已通過地震的試煉。Peter繼續說明,「這裡需要輕的,也需要解決熱的問題,也要用自然的材料,所以用稻草,而且是我們自己種的水稻,種我們的房子。」
基地也沒有瓦斯爐,煮飯是用燃燒材火的「火箭爐」。Peter解釋,他們燒木材變成的炭,會再回到土壤裡,可滋養微生物,並改善土壤,不會造成氣候問題。至於鍋子裡的食材,很多就取自基地裡的食物森林和菜園。
不過,一定需要擁有一塊地才行嗎,樸門人會告訴你,都市也可以營造可食地景。
Peter表示,「人住得很密集的城市,中間可以有植物是很好的。如果那些植物不能用的話很可惜,所以可以換成一些可食用的,或是可當材料的,或是木材啊,桑葚啊,各種果樹都很好,竹子也不錯,如果以後我們沒有瓦斯 ,大家可能要改燒木材,因為瓦斯也是一種快耗盡的化石燃料,要開始想,下一代要用什麼燃料來煮東西,如果現在大家就習慣了會更好。」

綠色天堂

學員林松樺(右)和王馨敏學習製作測量等高線工具。林松樺剛辭掉高壓的工程師工作,王馨敏則是立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大地旅人傳授的樸門理念,學員心嚮往之,林松樺原本是工程師,最近才把高壓的工作辭了,決心用友善農法,投入農牧。訪他的時候,背景青蛙的叫聲不絕於耳,他歎道,大地旅人教育基地不只是人的天堂,也是動植物的天堂。「在這裡,我至少聽得到五種青蛙 ,一整天都在叫的就是貢德。青蛙能在叫,就代表水夠乾淨,對我來說,它就像菜市場,很豐盛的生命力。」
「小時在爺爺田裡,我爺爺也是用農藥,也是用化肥,可是那些東西還不至於殺死蝌蚪和青蛙,小時候田裡還有青蛙在叫。可是三、四十年下來,這些害蟲的抗藥性越來越高了,你就用更強的農藥和更多的化肥,去灌溉,這樣子到最後這些青蛙和蝌蚪全都死了。我小時候經過農田就是嘰嘰喳喳的,蟲鳴鳥叫,現在在農田完全沒有任何的聲音,然後我就看著那一根根稻草,就好像墓碑一樣,下面埋藏了許多死掉的微生物菌 ,其實微生物菌才是生物的基礎,」林松樺是農家子弟,來上課前,他已經做了很多功課。
「生態農法的產出應該跟大自然原始的設計一樣,比如說一棵高的樹,取到果實之後,葉子落下,養分就是中低階的樹可以用,比如說你種地瓜,地瓜挖起來,可是地瓜葉最終就是循環,當成綠肥。一些根莖類、青菜類一樣,你就是拿走一部分,你拿走A植物的一部分,B植物的部分你是拿不走的,然後ABCD 從底層到高層,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
基地裡蛙鳴不絕於耳,拜這些青蛙之賜,即使有水池,卻很少見到蚊蟲。
學員對樸門這套方法,都是心嚮往之,但我們問起基地外其他台東人,也有人質疑,樸門的農法可以運用在大面積的農作嗎?
對此,Peter很篤定,「嗯,因為它是用生態的原則,生態的原則可以用在地球的任何地方。我們的目的是要創造一個生態很豐富,人又可以取得我們要的東西的環境,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用這些原則。當然我們要顧到我們的產量 、我們的經濟,但是同時要顧到環境的健康,如果環境不健康,那我們繼續下去,也沒有什麼經濟啊!可以慢慢轉型,或許10%的面積試試看,慢慢來,即使已經有果園,可以讓它在下面有另一個設計,可以慢慢地長出來,慢慢淘汰掉原來的,或是豐富化原來的設計。」
課程持續整整兩週,14天能有什麼改變,有結業學員說:會發現「更有力量走與地球、與人類與自己共生的路」。
特地從香港來上課的環保工作人員鄧詩恩說,「今天第三天,我就在期待,可能到第14天最後一天的時候,可能我能想像的比今天更多。」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