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3.03 13:22 臺北時間

【娛樂透視】主席深耕18年交棒 柏林影展多元開放扶植新銳

柏林影展主席迪特寇斯利克(左一)將交棒,評審團主席、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左二)和其他成員送他一隻熊布偶做紀念。(東方IC)
柏林影展主席迪特寇斯利克(左一)將交棒,評審團主席、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左二)和其他成員送他一隻熊布偶做紀念。(東方IC)
譽為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柏林國際影展第69屆日前落幕,現年70歲的主席迪特寇斯利克(Dieter Kosslick)將於6月交棒,為18年任期劃下句點。
自2001年上任至今,寇斯利克採親民多元開放政策,廣邀好萊塢明星出席,更創建電影新銳營扶植年輕人,同時推出更豐富的節目內容,提升門票收益。在他帶領下,柏林影展觀眾人數不但成長3倍,在世界影壇的地位也愈顯重要。
柏林影展主席寇斯利克獲《綜藝報》(Variety)頒發國際電影成就獎(Achievement in International Film Award),他回憶,6歲那年每個週日下午,媽媽都會打發他去看電影,以便和新男友約會,沒想到從此與電影結下不解之緣。從雜誌記者、地方政府影視補助單位,再到柏林影展主席,深耕產業近40年從未間斷。
柏林影展創辦於1951年,與分別創立於1946年和1932年的坎城及威尼斯,並列世界三大影展。雖然柏林影展已69歲,相較之下資歷仍最輕,寇斯利克不諱言,這樣的競爭關係讓他備感壓力,「因為我們不想當老三。」甚至對德國總理梅克爾開玩笑表示,柏林影展非常優秀,是世界第四大,「至於第3名嘛,從缺。」
今年柏林影展的頒獎典禮舞台以紅色為主調。(東方IC)

柏林影展小檔案

  • 創立:1951年夏天於西柏林成立,電影歷史學家亞佛雷德鮑爾(Alfred Bauer )擔任主席。
  • 活動時間:每年2月
  • 規模:來自130個國家,近2萬名專業人士與84個國家近4千名記者報導,近50萬人參與。
  • 特色:共11單元,包含競賽、世界電影大觀、回顧、青少年與兒童、美食電影等。
  • 代表獎項:
    1. 金熊獎(最佳影片、終身成就獎、最佳短片獎、榮譽獎)
    2. 銀熊獎(最佳導演、男女主角、評審團大獎、劇本獎等)
    3. 泰迪熊獎(專為LGBT題材設置)
    4. 水晶熊獎(最佳短片特別獎等)
寇斯利克力求改革,邀請好萊塢電影在影展期間舉辦首映會,增加觀眾參與意願。今年吸引約50萬人,賣出逾30萬張電影票。
2019柏林影展日前落幕,任職18年的影展主席迪特寇斯利克也將於6月卸任。(東方IC)
寇斯利克上任後力求改革,邀請好萊塢電影在影展期間舉辦首映會,重量級明星如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喬治柯隆尼和梅莉史翠普等都曾出席相關活動,炒熱話題,增加觀眾參與意願。在他主導下,柏林影展不再頂著菁英光環,而成為大眾渴望參與的電影盛會,今年吸引約50萬人,賣出逾30萬張電影票。
創新之餘,寇斯利克不忘延續傳統,讓柏林影展持續成為兼容多元文化的世界電影平台,每年盡可能地向亞洲、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邀片。多年來,最佳影片金熊獎出品國涵蓋伊朗、秘魯、南非、巴西和中國大陸等,今年則頒給以色列電影《同義詞》(Synonyms,暫譯)。
柏林影展今年也趕搭性別平等運動Time's Up的潮流,法國女星茱麗葉畢諾許擔任主席的評審團,6名成員中有一半是女性,入選的16部競賽片導演也有7位女性,創柏林影展的紀錄,為世界級影展樹立典範。
2019柏林影展有7位女性導演入圍競賽片單元,圖為獲頒亞佛雷德鮑爾銀熊獎的諾拉芬雪特 。(東方IC)
專為年輕電影工作者設立的新銳營,已經辦了17屆,台灣電影新銳近年也常入選。
美術指導謝明仁(左起)、導演練建宏和配樂許瑋珊入選今年柏林影展新銳營。(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寇斯利克最為自豪的建樹之一,就是專為年輕電影工作者設立的新銳營(Berlinale Talents )。已經辦了17屆的新銳營,由主辦單位從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報名者中,選出250位學員,獲選者可赴柏林參與為期1週的工作坊,台灣電影新銳近年也常入選。今年入選的台灣代表有練建宏、謝明仁、許瑋珊和林誼如,其中「劇本工作站」(Script Station)項目,每年從四百多部報名的企劃案中選10部,練建宏的《莎莉》是唯一入圍的亞洲作品。
由於新銳營辦得很成功,每年開枝散葉至東京、杜拜和布宜諾斯艾利斯等7個城市舉行,今年奧斯卡紀錄長片、外語片與實景短片的複選名單,有7部作品的幕後人員參加過新銳營。寇斯利克表示,近年柏林影展選映的片單中,新銳營校友作品占了十分之一,今年約有400部電影在影展期間放映,依比例出自校友的有40部,成果斐然。
兒童和青少年也是寇斯利克關注焦點。他上任前,柏林影展已設立兒童短片單元「Kinderfilmfest」。有感於青少年觀眾常被忽略,寇斯利克於2004年又增設了適合青少年的單元。
柏林影展推出的新銳營,每年從世界各地選出250位年輕的電影工作者,進行為期1週的工作坊和講座。(翻攝自官網,Copyright©PeterHimsel)
3年後,他把「Kinderfilmfest」整併進新的競賽單元「Generation」,並劃分為「新世代兒童短片」(Generation Kplus)和「14plus青少年世代」(Generation 14plus)2大類,此舉讓兒童和青少年的觀影人次,從原本的1萬5,000名、增加至去年的7萬人。
寇斯利克熱愛美食,寫過以貝果為主題的書,擔任記者期間也在雜誌撰寫有機飲食的專欄。他上任後,於2007年增設「美食電影」(Culinary Cinema)單元,這在當時是創舉。
「美食電影」單元每年邀請知名主廚到現場掌廚,為賓客提供佳肴。(東方IC)
第1年他們邀請頂尖主廚到現場,以電影為靈感準備餐點,映後給觀眾享用。當時有些影評人把這項活動批得體無完膚,如今「美食電影」已成為柏林影展票券完售速度最快的單元,還引起其他影展仿效。
寇斯利克藉美食電影單元,表達人們享用食物的同時,也要思考背後隱含的意義,甚至可能牽涉政治。
寇斯利克想藉此單元傳達與飲食相關的社會議題。他強調:「人們享用食物的同時,也要思考背後隱含的意義,甚至可能牽涉政治。」幾年前,1部有關美國食品議題的紀錄片《美味代價》(Food Inc.,)便是在柏林影展映演,該片揭露美國農產和畜牧業者在商業利益與政治間的糾葛。
柏林影展期間舉行的歐洲電影市場展(European Film Market ,簡稱EFM),在寇斯利克主導下擴充硬體設備,除了版權交易,也安排與跨國製作相關的論壇或會議。EFM的規模目前是全球第2,僅次於坎城電影市場展(Marche du Film)。
每年在柏林影展期間舉行的歐洲電影市場展,除了版權交易,也有跨國製作相關的論壇或會議,規模是全球第二大。(東方IC)
至於隸屬於柏林影展的世界電影基金(World Cinema Fund,簡稱WCF)協助很多導演拍片,包括2009年金熊獎作品《懼乳:傷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以及泰國導演阿比查邦獲坎城金棕櫚獎的《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都曾接受WCF補助。
隨本屆柏林影展落幕,寇斯利克將交棒給2位繼任者:前盧卡諾影展藝術總監卡洛切斯川(Carlo Chatrian),專責策展和選片;前德國電影協會理事長瑪麗葉特里森貝克(Mariette Rissenbeek),負責影展營運。
雖然寇斯利克任職期間也因競賽片水準和整體節目的規劃方向,屢受外界批評。但不可否認,他所留下的電影遺產將與柏林影展共存,在未來幾年內持續發揮影響力。

影壇美食家:迪特寇斯利克小檔案

  • 1948年5月30日生於德國佛茨海姆,慕尼黑大學畢業。
  • 經歷:大學助教、公職人員、影評人、記者等,
  • 2001年擔任柏林影展主席,今年6月將卸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