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4.08 17:56 臺北時間

唱反調!出身偏藍家庭 她卻喊「台灣是獨立的個體」

導演傅榆希望透過拍攝紀錄片使觀眾產生對話溝通。(七日印象提供)
導演傅榆希望透過拍攝紀錄片使觀眾產生對話溝通。(七日印象提供)
導演傅榆的紀錄片生涯中,10部有7部與政治有關,但其實她以前聽到政治就討厭。她成長於偏藍家庭,後來因為對政治感到困惑,希望透過紀錄片產生對話,不斷深入探討。
傅榆的父親是馬來西亞僑生,來台灣唸大學後在台灣定居,母親則是印尼華僑,9歲來台灣。傅榆說,由於父母的成長背景對中華民國有很深的認同,不喜歡民進黨,她也在藍藍的家庭裡長大,到了大四仍對台灣的政治、歷史不清楚。
那時的她跟著家裡的政治傾向,不多思考探索,有次在電視上看到陳水扁,她當著最要好的朋友面前脫口說了陳水扁的壞話,沒想到對方說「妳怎麼可以這樣說他。」還罵她,其他朋友連忙把兩人分開。帶開後傅榆還在氣頭上,覺得「這關我們什麼事?我們的感情會因為這樣就沒了?」
由於每次和朋友談到政治就要吵架,傅榆那時只覺得政治很討厭,也不想了解。直到看了政大老師郭力昕關於台灣紀錄片去政治化的文章後,才出現轉變。
導演傅榆在紀錄片《大家一起照鏡子》中將鏡頭對準自己的父母。(傅榆提供)
2008年傅榆拍《大家一起照鏡子》,先把鏡頭對準自己的父母和同學的父母,希望讓分別傾向藍、綠黨的上一代可以透過她的訪談,知道彼此想法。
之後她又在2012年推出《藍綠對話實驗室》,在2012年總統大選前的四百多天前,邀請幾位不同政治立場的年輕人,有藍、有綠、不藍不綠、甚至對政治無感的、還有中國大陸學生等一起加入對談。大家每隔一段時間聚會、討論政治社會問題,發表看法,然後進行投票,觀察是否能夠說服對方。
《藍綠對話實驗室》一直拍到總統大選結果揭曉,但傅榆透過紀錄片展開政治對話的想法仍然持續下去,也不避諱在作品中現身,表達自己的觀點。
傅榆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裡毫不掩飾對參與社運結果的失落、激動落淚。在紀錄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裡,則藉昔日宣揚民族觀念的資料影片,對照自己小學時不懂台語遭同學排擠的經驗,重新從省籍的角度爬梳自己的過去,訴說童年經歷如何影響她的認同。
紀錄片《不曾消失的台灣省》裡,傅榆將資料影片與個人經歷並陳。(國家電影中心提供)
多年的拍片與思考,讓傅榆在《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獲得金馬獎時公開表示「台灣是獨立的個體」。儘管傅榆的政治立場與父母不同,但她仍非常感謝他們,因為就算政治看法不一樣,並沒有極端對立,而且願意支持她繼續拍下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