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5.31 20:12 臺北時間

【亞洲世紀來臨?(上)】歐盟首席外交官:疫情成催化劑 美國為首的全球體系將崩解

歐盟首席外交代表博雷利表示,這場疫情是「加快歷史演變的加速器」,歐洲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壓力大增。圖為去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京會晤習近平。(翻攝新華網)
歐盟首席外交代表博雷利表示,這場疫情是「加快歷史演變的加速器」,歐洲在美中之間選邊站的壓力大增。圖為去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北京會晤習近平。(翻攝新華網)
一場疫情,真的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嗎?
至少歐盟首席外交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這麼認為,他日前表示,病毒大流行可能成為「加快歷史演變的加速器」,武漢病毒(新冠病毒)引發的危機或許正是催化劑,讓以美國為首的全球體系面臨終結。
在此同時,「亞洲世紀」則已來臨,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正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的核心勢力,歐洲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選邊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衛報報導,在川普公然呼籲國際社會對抗中國之際,歐盟其實並不樂意加入,但北京當局侵犯香港的獨立地位、和歐洲民粹政黨交好,並拒絕開放市場,讓許多歐洲人考慮改變心意。
歐盟首席外交代表博雷利說,儘管中國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當前歐盟和北京的關係並非總是建立在信任、透明和互惠上,他並呼籲歐洲國家對中國必須端出「更有力的策略」,同時並和其他民主亞洲國家建立更好的關係。
他在對一群德國外交官談話時表示,這場疫情可能是國際權力核心從西方轉向東方的轉捩點,「長期以來分析家持續討論美國體系的終結,以及亞洲世紀的來臨,這正在我們眼前發生。」
博雷利的發言證實歐盟對北京的態度將有所轉變,將更積極,不過度依賴。
事實上,法國和德國境內已有一群政治人物在批評中國時聲量日益加大,雖然目前還沒有人知道未來歐盟和中國的經濟關係會如何演變,經濟學家說有跡象顯示,有部分貿易已經一去不返。
從供應鏈到電信安全,歐洲官員現在念茲在茲的,就是多元化。德國國會早已通過新法,阻止外國公司購併醫藥公司,法國財長勒梅爾也表示,「有些公司很脆弱,有些技術很脆弱,可能會被外國競爭者以低價收購,我不會讓這件事發生」;瑞典和中國的關係則已接近撕破臉。
智庫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政策研究員Andrew Small指出,許多歐洲人習於把中國和俄羅斯拿來對比,Small寫道,「從這觀點來看……俄羅斯產出大量的假訊息,試圖把民粹主義者推至權力核心,中國則僅專注於營造其正面形象……。」
畢竟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期間,中國透過大量購入債券和瀕臨瓦解的資產,協助歐洲經濟復甦,也並未加入俄國尾隨英國脫歐陣營敲鑼打鼓的行列;在俄國介入烏克蘭政局時,同樣避免支持俄羅斯。 歐洲對俄國猜忌之深,使得中國幾乎可安穩地躲在俄羅斯背後,但這局面也正在改變。
本質上,歐洲對中國一直想更嚴厲些,但倘若歐洲完全棄絕中國,首要的結盟夥伴就會是川普,這樣的前景讓歐洲不敢躁進;然而2019年的春天,歐洲卻發生了關鍵性的轉變,當時,歐洲試圖打入中國市場,卻面臨種種刁難,且習近平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領導風格,也讓歐洲心驚。
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導致歐洲人變心,例如中國在自家經濟放緩下,「一帶一路」號稱能帶來的經濟效益跳票了,「浪漫樂觀的時期已經結束了,」拉脫維亞外長Edgars Rinkēvičs說。
資料來源:衛報、Newsweek、南華早報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