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0.07.28 06:28 臺北時間

【遠距工作常態化】疫情鬆動了德國僵硬企業文化 但薪資可能也更「彈性」

全德國最大的雇主之一西門子宣布,一週內有3天員工可自行在自認生產力最高的地方遠距工作。(imperioame from Pixabay)
全德國最大的雇主之一西門子宣布,一週內有3天員工可自行在自認生產力最高的地方遠距工作。(imperioame from Pixabay)
全德國最大的雇主之一西門子決定同意員工的要求,允許他們每週至少有3天可遠距工作,許多企業也尾隨西門子的腳步,改變以往的工作模式,給予員工彈性。
以往德國所有員工只能在工作場域完成工作,在疫情影響下,如今這種嚴謹僵固的企業文化也開始鬆動。
遍布43國的14萬名西門子員工上週得知,此後他們每星期至多可3天不進公司,可選擇在任何一個角落遠距工作,只要是他們自認在那裏生產力最高。
該公司的產業關係與雇用條件負責人Jochen Wallisch表示,「這場疫情危機是決定性瞬間,如果這場危機有任何正向的事,那就是凸顯了遠距工作的可能性。」
西門子表示,這項計畫採自願制,如果偏好在辦公室工作,在限制完全解除後也可進公司。西門子是全德國最大的雇主之一,在疫情高峰時共有30萬員工不進辦公室。
西門子登高一呼後,根據德國Ifo經濟研究所的調查,超過半數的德國企業將依樣畫葫蘆,德國聯合政府甚至更進一步,在疫情爆發後不久,就業部長Hubertus Heil表示考慮立法確保員工在家工作的權利。
工會方面儘管有些擔心工時可能會拉長,以及員工福利的問題,但還是樂見資方願給予更大的彈性,員工可縮短通勤時間,家人相處時間可拉長。 目前,對於遠距工作立法的反對聲音,主要來自家族企業和雇主組織,擔心會面臨額外的投資成本,例如加強網路安全性。
但金融時報指出,真正該有所警覺的應該是工會。
德國特殊的勞資共決制仰賴地方性的勞工代表,這些人進入公司董事會,捍衛該區勞工的權益,一旦遠距工作常態化,可能會鬆動成員之間的關係。
此外,遠距工作也導致徵才的改變,可能影響到德國勞工的就業機會。
例如,德國遠距工作的先驅──歐洲最大軟體公司思愛普(SAP),早在疫情肆虐前,即已在工會支持下,2.5萬名德國員工每週平均有2.6天可在家工作,封城後,幾乎全公司都採遠距工作。
結果運作得極度良好,思愛普說就軟體開發目標來說,根本察覺不出生產力有何差別,該公司也與其他德國大企業分享相關經驗。

人才庫擴大

思愛普採取彈性上班不只是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也是為了擴大、多元化人才庫,以及在和美國軟體對手競爭時能提供更好的條件。
思愛普的德國人資主管Cawa Younosi告訴金融時報,「除了會說德文是必要條件的職位,我們對全世界開出徵才廣告,我們可以雇用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才,或是印度人才,都有可能。」
能源集團Uniper執行長Andreas Schierenbeck也認同這一點,「如果你公司的工作全部必須在辦公室內完成,你的人才庫就僅限於公司所在的城市或區域。」
此外,在家工作也可能強迫多數員工選擇接受某種類型的數位監控,或是以更量化的方式評估績效。
思愛普已和勞工代表達成協議,同意以績效決定薪資,而不以上班時數為基礎,西門子也有意朝成果導向靠攏。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勞工部負責人Oliver Stettes表示,「如果你想在家工作,就必須接受薪資也可能變得更彈性。」
資料來源:金融時報、路透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