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1.11.04 17:14 臺北時間

沒錢做CG只好進戰區 他赴伊拉克拍片「聞得到死亡氣息」

黎巴嫩電影《破碎的琴鍵》描述難民鋼琴家為追求自由,不惜深入戰區,只為了尋找修復鋼琴的零件。(天馬行空提供)
黎巴嫩電影《破碎的琴鍵》描述難民鋼琴家為追求自由,不惜深入戰區,只為了尋找修復鋼琴的零件。(天馬行空提供)
2014年,伊斯蘭極端組織控制伊拉克及敘利亞地區,以教律壓迫當地居民,禁止音樂與娛樂。當時有位鋼琴家鋌而走險,藉演奏撫慰人心,成為黎巴嫩電影《破碎的琴鍵》的靈感來源。製作團隊因預算有限、赴伊拉克實地取景,導演吉米凱羅茲回憶拍片過程直言:「走在路上仍聞得到死亡氣息」。
該片改編自吉米的畢業短片《黑色夜曲》,7歲就學鋼琴的他,視音樂為生活重心。當他聽說上述鋼琴師的故事,便決定以此為題材拍攝電影。
不同於多數戰爭片的英雄主角,《破碎的琴鍵》主角凱林沒有拯救蒼生的大夢,誓死努力的目標是修好鋼琴,逃離戰火。導演分析角色設定時說:「戰爭中每個人都是籠中獸,但凱林是藝術家,必須藉思考、做夢和展現自我才有活著的感覺,因此修復鋼琴成了他唯一的生存希望。」
該片大部分室內、鄰里街道場景都在黎巴嫩取景,共拍攝38天。劇組也赴伊拉克的摩蘇爾,拍攝電影中的斷壁殘垣,主因是當地剛脫離ISIS的掌控,尚未完全重建。提起在伊拉克6天的拍攝過程,導演透露,當時走在路上仍能嗅到死亡的氣味,也看到頂著光頭的ISIS聖戰士混在平民中。但由於拍片經費不足,沒辦法製作CG特效,只好實地取景,如今回想起來,是一段危險又有趣的冒險。
黎巴嫩電影《破碎的琴鍵》製作團隊因預算有限,赴伊拉克實地拍攝斷壁殘垣的畫面。(天馬行空提供)
《破碎的琴鍵》的製片安東瑟赫納維製作過《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破》片是他二度為黎巴嫩電影擔任製片,去年入選坎城影展放映,也代表黎巴嫩角逐2021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故事描述鋼琴家凱林夢想進入維也納交響樂團,突如其來的砲火槍響卻讓他夢碎、委身難民營。他常彈奏母親留下來的鋼琴撫慰人心,某次,他的鋼琴遭極端份子破壞,凱林為了實現賣掉鋼琴、逃離敘利亞的夢想,不惜潛入一級戰區尋找零件。數度從恐怖攻擊中死裡逃生的他深刻體會必須付出代價才能獲得自由,音樂則是他僅有的武器。該片將於11月26日在台上映。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0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