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2.05.07 05:58 臺北時間

【全文】衝3劑施打率、壓低中重症 拚6月全面免居家隔離

政府有意以「打滿第三劑加快篩」取代現行居隔措施,以施打速度推估6月有望上路。台灣第三劑施打率目前近6成。圖為民眾接種疫苗。
政府有意以「打滿第三劑加快篩」取代現行居隔措施,以施打速度推估6月有望上路。台灣第三劑施打率目前近6成。圖為民眾接種疫苗。
本土疫情預估將進入高峰期,本刊掌握,政府在兼顧防疫及正常生活的大原則下,逐步放寬居家隔離措施,只要第3劑施打率能衝高至7成以上,中重症率又能抑制不上揚,將全面以「打滿第3劑加快篩」取代現行的居家隔離措施,以疫苗施打速度估算,新措施可望6月上路。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宣布,無症狀者快篩陽性才能PCR篩檢,以確保醫療及篩檢量能無虞。
本土疫情進入大爆發階段,4月28日起確診人數天天破萬人,行政院長蘇貞昌1日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擴大防疫會議,定調「世界各國都紛紛解封,與病毒共存,台灣在籌備好量能後,也要繼續往正常生活邁進,逐漸走向新的防疫階段」,因99.7%均為無症狀與輕症,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在醫療量能得到維持、中重症能夠受到充分照顧下,降低對民眾生活的影響。
蘇貞昌(中)1日在擴大防疫會議中表示,因99.7%均為無症狀與輕症,政府持續放寬防疫措施。(行政院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日推估,疫情高峰可能會在5月中下旬,他透露,未來整體的管制措施若要開始放寬規定,「會先從打過3劑或完整接種疫苗的人開始,呼籲大家疫苗儘速打好打滿。」
政府研議放寬居隔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先從打過3劑疫苗的人開始,呼籲大家儘速打好打滿。

半解封 最快6月上路

兼顧防疫與正常生活,本刊掌握,隨著確診人數預計在5月底前進入高峰期,避免因接觸確診者而遭匡列隔離的人數暴增,影響上班、上課,而癱瘓大眾日常生活,決策高層透露,政府正評估逐步放寬隔離管制措施,有意全面以3劑疫苗加快篩取代居家隔離(簡稱居隔),以疫苗施打速度推估,新措施最快6月上路,屆時若接觸確診者遭匡列,只要打滿3劑、快篩陰性就可出門,不用居隔,等於國內先「半解封」。
一旦第3劑加快篩取代居隔,民眾屆時遭匡列,只要快篩陰性就可外出。圖為家用快篩示意圖。
為確保防疫量能與韌性,指揮中心從4月26日起先將原本7天的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3+4」天,即3天居家隔離加上4天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只要快篩陰性就可出門,但須佩戴口罩,且僅限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並禁止聚會、聚餐、餐廳內用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新制上路當天,就有約6.7萬人解除隔離,至4月28日止,全台居隔人數僅剩2萬1,836人。

2指標 3劑快篩取代

「等疫苗接種率上來,就會採用全面3劑加快篩陰性即免居隔!」決策高層接受本刊採訪進一步表示,全面實施快篩取代居隔的時機點有2項指標,一是第3劑施打率,二是中重症比率;因這波疫情確診者多數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世界各國的防疫措施也朝與病毒共存、放寬管制調整,目的是要兼顧防疫與維持正常生活,因此前提就是壓低中重症的人數,才不會壓垮醫療量能、影響日常生活,而避免中重症的關鍵就在第3劑疫苗的施打率。
兒童疫苗5月起陸續開打。圖為2日屏東小學生施打疫苗。(翻攝潘孟安臉書)
該名高層人士說,對第3劑疫苗施打率要多高才能放寬隔離管制,專家看法不一,有人認為7成就可以,也有人主張要到7成5以上才比較放心,但公約數是至少要超過7成以上才能有效防止中重症,以目前每週施打率成長約3%的速度推估,至少要到5月底後才可能達到7成以上,加上打完疫苗要超過14天才有保護力,因此全面以快篩取代免居隔估計6月才有可能上路。
根據指揮中心1日統計,目前疫苗人口覆蓋率第一劑為84.82%、第二劑為80.08%、第3劑仍未達6成,僅59.58%,其中,65至74歲長者第3劑覆蓋率雖已有73.7%,但被認為是中重症的高風險族群、75歲以上長者卻僅有59.7%打了第3劑。
決策高層坦言,在這波本土確診潮來襲前,政府原本就打算在衝高3劑施打率後鬆綁居家隔離、甚至是邊境管制等相關措施,不過,一月初全面開放打完2劑滿3個月、滿18歲民眾打第3劑後,因當時疫情相對平穩,施打率僅緩步成長,甚至數10萬劑的疫苗因沒人打過期,而必須銷毀。
他表示,本月估計約有400萬劑的輝瑞BNT疫苗到貨,其中包括220萬劑的兒童疫苗及180萬劑的成人疫苗,加上本土疫情增溫,估計可望一舉提高疫苗覆蓋率,因此,現階段就是鼓勵大家盡快打滿3劑疫苗,如此一來免居隔的新措施就能更快上路。

3階段 擴及全體民眾

至於中重症率的監測,決策高層表示,即便這一波確診人數暴增,但台灣的中症比率約千分之2.5,重症率更低、只有萬分之3,相較其他國家都屬偏低,政府一方面衝高第三劑疫苗施打率,另一方面也同時觀察「3+4」居隔新制實施2、3週後,中重症的比率有否增加,只要還在控制內,後續就會更放心鬆綁居隔措施。
指揮中心官員也表示,政府「以篩代隔」的措施主要分為3階段逐步放寬,且都以第3劑疫苗施打與否作為主要指標。
快篩實名制4月28日上路,搶買快篩的民眾在藥局外大排長龍。家用快篩已成重要的防疫工具。
第一階段是醫護人力,指揮中心4月19日修訂「因應COVID-19疫情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只要已接種第3劑達14天且無症狀,即便被匡列為密切接觸者,也可由醫療機構向地方衛生單位提出申請提前返回工作崗位,但前提是必須每天以快篩、PCR交錯採檢,確認是陰性才可繼續工作。
第二階段為4月22日公布「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機關及事業單位應變處置建議」,以篩代隔的對象擴大至關鍵基礎設施等單位,這些單位的員工若被匡列,同樣只要打完第3劑滿14天,且每2天快篩一次確定陰性,就可提前解除隔離、返回工作崗位。
因與確診家人聚餐而一度居隔的總統蔡英文,4月12日與瑞典國會訪團視訊會議。全面免居隔後,快篩陰性就可外出工作。(總統府提供)
至於第三階段的對象則是全體民眾,目前已先實施「3+4」居隔,之後再視疫苗施打狀況評估全面開放。

快篩陽 才去做PCR

除了關乎民眾能否正常生活的隔離措施將逐步放寬,被視為防疫最關鍵的醫療、篩檢量能,卻引發中央與地方的辯論與角力。
根據指揮中心數據,全台的PCR採檢量能可達每日19萬件,近月本土確診人數飆升後,目前每日採檢量約10萬件,雖尚可應付,但許多民眾的就醫行為仍習慣直奔大型醫院採檢,導致醫院外常見長長排隊人龍,等著進行PCR篩檢,不僅增加第一線醫護人力負擔,排擠急重症病人的救治,更可能暴露在群聚感染的風險中。對此,指揮中心2日下午已宣布,無症狀者須快篩陽性後才可接受PCR採檢。
本土疫情飆升,醫療、篩檢量能成為關鍵。圖為醫院外排隊等候PCR採檢的民眾。
不過,早在中央宣布此措施前,部分地方政府已搶先推出篩檢分流。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4月30日起,北市七大PCR公費篩檢站將優先留給快篩陽性者,呼籲有症狀的人先快篩再就醫,雖未強制一般民眾不能去篩檢,但篩檢站將一般民眾及快篩陽性者分流,新闢綠色通道專供快篩陽性快速採檢。柯並批陳時中說,就算全國有近20萬的PCR檢測量能,但現在陽性率還在上升,到時候要怎麼辦?市府才會先宣布希望快篩陽性再去做PCR。
疫情指揮中心2日宣布,無症狀者快篩陽性才可接受PCR採檢。圖為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設立專供快篩陽性者採檢的綠色通道。
新北市長侯友宜1日上午也宣布,為減少公衛負擔,3日起,新北市社區篩檢站的現場PCR採檢僅限快篩陽性及有症狀者,其餘有需要的民眾必須上網預約登記。
不只如此,柯文哲近日更拋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主張,他認為,PCR的篩檢量能隨著確診者快速增加,很快就達到飽和,應該將快篩陽性視為確診者處理,讓PCR篩檢站可以更有效的使用。侯友宜也呼應說「快篩陽視同確診是一定要走的路」,希望中央在考量上做好配套,盡快推動。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近日頻頻槓上中央,甚至拋出「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引發論戰。(台北市政府提供)

下坡段 調降一般疾病

但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認為,快篩能否取代PCR,與陽性預測值和盛行率有關,疫情在一開始確診案件還不多時,用快篩試劑取代PCR檢測的錯誤率會提高,但疫情流行到10至30%時,快篩試劑和PCR檢測的陽性預測值就會相當高,錯誤匡列的機率就可降低;目前高雄快篩的陽性預測值很低,因盛行率不高,但若疫情往上一直走,當盛行率增加到10%,快篩的陽性預測值就會從47.6%增加到90.1%。
對此,陳時中強調,快篩陽性視同確診的時機,必須是當疫情走向「下坡段」的時候,把Covid-19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調降為一般疾病,快篩陽性就是一個提醒工具,而不是診斷確診的工具,否則現階段恐會因此多匡列很多確診的人,偽陽性也會增加,反而增加社會負擔。
衛福部長陳時中認為,快篩陽視同確診的時機須是疫情走下坡之際,否則反增社會負擔。
決策高層說,快篩陽性若現在就視同確診,會有偽陽性的問題,這不只可能讓很多人錯誤被匡列,更牽涉後續申請保險理賠的認定,況且PCR篩檢是由醫護人員執行、判定確診,自行快篩少了醫療機構的把關機制,確診定義也會有很大爭議。
新北市長侯友宜(中)也呼應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快篩陽視同確診是一定要走的路」。
另一名政府官員也說,就防疫工作而言,篩檢的精確性很重要,是用以監測疫情發展、並釐清病毒是否變種的指標,例如近日WHO(世界衛生組織)已提醒,當前許多國家大量減少檢測,會導致相關單位愈來愈無法釐清病毒的傳染和突變模式,即使死亡病例逐漸下滑,但我們仍不了解染疫對人體造成的長期影響,因此各國仍不能輕忽檢測和基因定序的重要性。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