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2023.08.24 12:30 臺北時間

福島核廢水今午開始排入大海 估2-4年後抵台灣海域出現明顯「氚濃度」

福島核廢水今午開始排入大海,估2-4年後抵台灣海域出現明顯「氚濃度」。(翻自《韓聯社》)
福島核廢水今午開始排入大海,估2-4年後抵台灣海域出現明顯「氚濃度」。(翻自《韓聯社》)
日本福島核電廠在2011年311大地震受到海嘯侵襲,進而造成爐心熔毀,之後為冷卻熔融核燃料塊又產生更多出汙水的「核廢水」,在今日(24日)當地時間下午1時(台灣時間24日中午12時)正式排放入海。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強調,預計排放的核處理水「氚濃度」已稀釋到預期水準以下。
東電預定在2024年3月底前,分4次排放核處理水。今日首波核處理水排放量約7800噸,若以單日約460噸速度,預計17天完成排放入海。不過核處理水的總量約有3萬1200噸,入海的氚總量預估約5兆貝克。
東電強調,指氚濃度已稀釋到每公升43至63貝克,大幅低於日本核電廠排放含氚核處理水入海時的標準值,亦即每公升不超過6萬貝克。此外,東電也表示這已低於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入海的「每公升含氚量不到1500貝克」基準,判斷可安全排放。
福島核廠處理水今開始排放。(翻自《韓聯社》)
另外我國中央氣象局根據模擬預測結果表示,台灣附近的海域會分別在福島排放後1-2年以及4年後,出現兩次較明顯的氚濃度。但原能會強調,氚濃度會隨海水流動與距離增加,影響越來越低。原能會稱這波含氚廢水主要沿著黑潮主流往美國,再沿太平洋往下到北赤道洋流,順著來到菲律賓,再沿黑潮依序到台灣和日本,這是所謂環太平洋主路徑。預計若含氚廢水約4年時間才會流至台灣海域,此時氚濃度均小於最小可測量值,「低於儀器偵測極限」。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