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3.11.10 08:54 臺北時間

法院監控政策罔顧人命? 電子腳鐐藏致命風險

電子腳鐐可能暗藏致命的危機,因為腳鐐內含有鋰電池,如果身旁有易燃物,有可能產生爆炸。(翻攝維基百科)
電子腳鐐可能暗藏致命的危機,因為腳鐐內含有鋰電池,如果身旁有易燃物,有可能產生爆炸。(翻攝維基百科)
近來因為前國寶集團總裁朱國榮棄保潛逃出境,外界質疑未配戴監測裝置,才會讓他如此輕鬆逃離,事後司法機關為了「補破網」,趕緊對部分特定人士實施電子腳鐐監控,但也有人權團體提出不同看法,表示電子腳鐐是否為唯一選擇?法院是否可參考疫情時期的手機監控方式,符合人權、人道和比例原則?手機也有定位裝置,且可透過視訊去檢驗、定時電話回報行蹤,不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根據電子腳鐐使用說明須知,內容特別強調「請勿碰水保持設備乾燥,以免發生觸電危險!」對此,物理老師王淳德表示,以目前的科技技術來講,穿戴式裝備都有基本防水能力,但這份說明書詭異的地方在於「萬一穿戴腳鐐的人要去洗澡,這樣如何處理?」
據了解,電子腳鐐內含有鋰電池,如果配戴者洗澡或碰水時,等同曝露在危險當中,物理老師謝曜宇指出,鋰電池非常容易產生化學反應,且有三種原因會起火,分別為外部短路、內部短路還有充電過多,還是小心為上。物理補教名師張鎮麟也補充,充電時因為高電壓,電流3安培,如果漏電,對儀器和人體都危險,人體觸電電流千萬不能超過20毫安培。
20231110soc002
電子腳鐐使用說明書記載「請勿碰水保持設備乾燥,以免發生觸電危險」。(翻攝使用說明書)
電子腳鐐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有長期追蹤監測經驗的徵信社業者謝智博就指出,因為電子腳鐐本身識別性就極高,加上國內使用的版本體積不小,對於當事人無論是謀職、人際關係上都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在國外跟大陸地區,部分國家會使用個案手機來監控,這樣對於不論是受監控對象或對更生人的再社會化,相對有比較大的助益,個案手機不但能達到監控效果,也能兼顧人權與人道。
此外,台灣民眾普遍會認為,只有性侵犯才會戴電子腳鐐,因此,電子腳鐐已經被污名化,應該以其他方案來替代,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許華孚也坦言,配戴電子腳鐐的人容易被標籤化,出門心慌、洗澡也膽戰心驚,要和國外一樣,透過電子監控系統和完善的輔導機制,才能有效降低再犯率、解決根本問題,且在台灣這樣自由民主且強調人權的社會,應該提前詢問是否佩戴電子腳鐐意願,不是用強迫的方法,許華孚也建議司法系統應該要明確立一個電子監控法。
更新時間|2023.11.10 08:54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