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4.02.23 21:03 臺北時間

【碳權浪潮新尖兵1】碳交所攜手中興大學與南畝王 助台灣農民攻本土碳匯商機

因應碳權交易衍生的碳匯需求,碳交所與中興大學、南畝王共同簽屬「台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
因應碳權交易衍生的碳匯需求,碳交所與中興大學、南畝王共同簽屬「台灣自然碳匯推廣合作備忘錄」。
台灣碳權交易所(簡稱:碳交所)去年8月成立後,在去年12月底完成首批碳交易8.8萬噸,國內各企業為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碳權相關政策的上路,廠商除了自願性減碳以符合相關規範或產生碳權,來自種植的自然碳匯(carbon sink)也成了減量額度的新需求,瞄準此一綠色商機,碳交所23日特別與國立中興大學、南畝王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台灣農業的發展來開發台灣本土碳權,藉此讓農民種植作物的同時,還可以提高綠色經濟帶來的附加價值。
「碳交所去年8月成立後,很快地12月底就開始進行國際碳權平台設立與交易,未來,國內自願減量機制也會在環境部指導下成立,因為種植吸碳產生的自然碳匯,也將扮演淨零排放目標推動的重要角色,也是我們(碳交所 )之所以跟中興大學共同推廣的原因。」此次合作簽屬記者會上,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一開始就道出碳交所攜手中興大學的關鍵,會後他並指出,自願減量機制一定會在年底前上路。
林修銘進一步強調,碳交所為國內碳權交易唯一平台,中興大學也是自然碳匯研究基礎底蘊很高的學校,透過強強聯手,將可以帶動更多企業投入自然碳匯的推廣,「台灣本土碳權發展起步稍晚,這項合作,絕對是非常重要的起步。」林修銘說。
事實上,證交所籌備過程,也找來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柳婉郁擔任制定主導人之一,顯示碳交所與中興大學互動甚深。
中興大學校長詹富智也表示,目前全球淨零碳排目標幾乎以2050年為重要年限,許多政府均已注入大量經費,而中興大學以農學起家,從1999年成立至今已經105年,在自然生態有充沛人才與非常好的技術,發展自然碳匯的資源很多,他樂見也歡迎大家多利用。
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教授賴鴻裕補充說明,所謂的碳權交易,主要分為(1)企業自願減碳與(2)自然種植物的增匯,這次與碳交所的合作就是後者,也就是透過農作物種植過程來增加碳吸存量,具體來說,中興大學可以與旗下的改良所合作,思考土壤如何增加有機碳量,以及研發增匯的作物栽培法,如施肥改成有機,最後可讓台灣農民在未來申請碳權到碳交所進行交易。
更新時間|2024.02.23 21:1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