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05:58 臺北時間

【美好彰化】衷情宮廟宴王文化 學果雕改變人生楊竣傑

果雕需要花很多時間創作,精神也要非常專注,可修養性格變得更加沉穩內斂。
果雕需要花很多時間創作,精神也要非常專注,可修養性格變得更加沉穩內斂。
年僅30歲的楊竣傑,憑藉果雕技藝聞名海內外,獲獎無數而改變人生,近年更在老家和美鎮成立「楊竣傑蔬果雕刻藝術工作室」,帶著十餘人團隊,接下全國各大廟宇祭祀活動的果雕宴席,名氣響噹噹,衷情宮廟宴王文化的他,也希望把一手好技藝,無私傳承給學子!

苦學勤練技藝 國內外大放異彩

楊竣傑笑說,會踏入果雕界是誤打誤撞,就讀達德商工餐飲科時,媽媽看電視節目上餐飲科的學長表演冰雕秀,認為可增加專業技能而建議他參加冰雕社,但冰雕用的大冰塊動輒上百斤,他擔心搬不動,便選擇加入果雕社,未料鑽研出心得,領略到果雕的樂趣,常留校練習到深夜也樂此不疲。
20240507cnt006
楊竣傑高三那年參加臺南農業改良場主辦的「2013臺灣西瓜節」活動,抱回人生第一面果雕冠軍金牌。
高三那年,苦練多時的楊竣傑參加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主辦的「2013臺灣西瓜節」西瓜果雕競賽,初試啼聲即抱回果雕校園組冠軍!這人生的第一面金牌讓他奠定信心,也因這場比賽結識當時在北部飯店擔任主廚的評審柯明宗,憑著一股「憨膽」,畢業即向柯明宗拜師學藝,一邊精進果雕技術,一邊在環球科技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系就讀。
大學期間,楊竣傑便征戰國內外果雕競賽,不只在國內獲獎無數,更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德國等具指標性的國際競賽中,為台灣奪得金牌,表現亮眼。

拜師習宮廟文化 果雕創業造高峰

雖然求學期間是征戰各項競賽的常勝軍,大學畢業後,也有學校邀聘授課,但在剛開始以果雕為業時,所付出的心力與獲得的報酬往往不成正比,需要另外經營副業才能支撐生活所需。
20240507cnt006
每件精心雕刻的作品都永遠刻劃在楊竣傑的心中。
即使遭遇生活的瓶頸,楊竣傑也不輕言放棄,除不斷精進果雕技藝外,也積極尋找發揮所長的機會。他觀察,傳統辦桌的果雕需求日益減少,果雕技藝只有在大飯店或宮廟祭祀宴席才能發揮,對宗教文化一竅不通的他,鼓起勇氣主動前往嘉義拜訪知名的薪傳獎得主蕭慶鶴,學習宗教民俗文化。恩師蕭慶鶴傾囊相授,從擺盤、出菜到雕刻細節,無一不鉅細靡遺地傳授指導,宮廟宴王文化豐富的內涵,讓他對果雕這門藝術更加著迷。
楊竣傑說,除吉祥祝賀題字,廟會的雕刻尺寸通常較巨大且造型華麗繁複,以常見的龍鳳與人物為例,雕刻皆相當耗費時間,一座精巧的「龍」果雕,從構思到完成可能需耗時半年,而雕人物時,表情更要仔細拿捏,揣摩出神仙的意境,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累積。

一身手藝深入校園 傳承果雕熱情

談到自己接觸果雕後最大的轉變,楊竣傑表示,幼時夢想成為運動員,熱衷打籃球和游泳等運動,年輕氣盛的他,沒想到接觸果雕之後,不但夢想大轉彎,也因果雕需要長時間專注在細節的琢磨,性格慢慢變得沉穩內斂。
現在的楊竣傑不僅擔任評審,也在母校彰化縣培英國小、和美國中及達德商工等校兼任教授果雕。曾遇過好學的學生因家境貧苦,連50元的材料費也無法負擔,讓他相當心疼,除幫忙代支費用也更用心的傳授技藝。
20240507cnt006
栩栩如生的果雕功夫都是楊竣傑苦練而來的。
楊竣傑分享,學習初期容易讓人感到挫折,尤其雕刻過程中手被刀割到或因失誤無法完成作品,都是兵家常事。「功夫都是練出來的!」楊竣傑說,自己過去比賽前三個月,一個人練習就要用掉3噸的地瓜和蘿蔔,因此在指導學生時,他會以耐心、鼓勵、讚美的方式引導學生多加練習,只要學生有學習的意願,他都很樂意傳授。

讓廟會更生動 團隊合作功不可沒

不同於石頭、木頭等可保存的材質,雕刻完成的作品可以永久的留下紀念,果雕作品無法永久保存,但楊竣傑認為這份遺憾也是果雕的魅力,可以讓人們更專注把握看到現場作品的生命力,把最美的一刻永遠刻劃在心中。
如今楊竣傑帶領工作室十餘人,從年頭忙到年尾,在全國各地廟會奔波,所創作的果雕作品都讓廟會祭祀活動更添風采。楊竣傑表示,帶領團隊和自己單獨創作最大的不同,在於團隊講求的是合作,因此他會分配工作事項,讓每個人負責不同的雕刻品項,也要監管作品製作的進度與品質,雖然更加忙碌,但看到團隊完成的作品廣受肯定,便覺得一切都值得。
更多精彩報導,盡在彰化縣政府《美好彰化》No.28
更新時間|2024.05.13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