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屋相遇 巷弄長壽的誕生
彰化市的長壽街,在日治時期屬於當地的文教區域,附近有女子公學校(即今日的民生國小),現在的街廓上仍保有許多從日治時期的老舊建築。熟識的長輩因年邁無力管理長壽街上的老屋,楊雅婷便自告奮勇承管下來,「我很喜歡這裡的鄰里關係,互動緊密且充滿人情味。」她希望以老屋為平台,在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為社區和家鄉帶來新的活力。
修繕老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老屋年久失修,結構已嚴重損毀,許多門窗和屋瓦都需要更換。為保有老屋原有外觀,楊雅婷決定在不改變原始結構以及盡量保留原材料的前提下,加入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她請來建築師進行評估,使用鋼筋加固結構,以確保老屋的安全性。將原屋汰換下的餘材重新上漆再利用,同時為修復極具年代感的瓦片屋頂,僅汰換破損的瓦片,更以具有台灣傳統特色,如竹編夾泥的古早工法築牆,讓老屋既重現歷史風貌,又具備現代實用性。
互動與連結 社區交流活動空間
巷弄長壽這個名字源於其所在的長壽街,這個簡單好記的名字,直接反映了它的位置和歷史背景,「我希望大家一講到長壽街,就能聯想到這一個老屋空間。」
楊雅婷特別重視與社區的互動和合作,除了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更為了凝聚鄰里鄉親的情感,舉辦寶寶性別派對、抓周活動、文化講座、香氛、編織手工藝工作坊和社區聚會等活動,也提供包場派對服務,不但豐富在地居民的生活,也提供一個交流空間。同時,巷弄長壽透過與許多專業人士和藝術家合作,為社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邀請在地藝術家丁正達為牆面進行彩繪,以及邀請各領域職人分享人物攝影或經營自媒體之道等技能。
「我來自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從小不管做任何事,只要不是壞事,家人都會全力支持,成為我強大的後盾。」因此楊雅婷希望巷弄長壽讓社區成為大家庭的延伸,讓人們在這裡相聚、相會,陪伴彼此與生活的重要時刻。
愛的循環 以老屋為慈善平台
關注社區弱勢團體的楊雅婷,曾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請慢飛天使來到店內工作。楊雅婷解釋,「慢飛天使」是指那些在學習和發展上需要更多時間和幫助的孩子。這些孩子可能在身體、認知、語言、社交或情感發展方面有不同障礙,需要專業的支持和關懷,但透過適當的教育、輔導和社會協助,也能在他們的工作和交流中獲得專屬的成就感。
今年,楊雅婷藉由舉辦夏日公益團體市集,並集結切膚之愛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彰化基督教醫院、創世基金會等深耕彰化的公益團體同歡,讓巷弄長壽成為慈善公益活動交流的據點。
巷弄長壽也是支持當地創業青年的基地空間,空間營運模式以前半部份作為對外營業的咖啡廳及活動空間,後半部分則是創業青年共享空間。楊雅婷在創業過程中遇到許多挑戰,除縣府適時提供包括文化局的老屋補助及青年發展處創業基金的補助支援外,她也積極尋找各種資源,結合許多創業青年,一起籌辦募款活動和尋求社會捐贈,並建立厚實的夥伴關係,透過在巷弄長壽互相交流行銷相關的策略與資源,共同扶助成長。
越在地越國際 長壽街成文化品牌
楊雅婷說道,近年彰化其實有不少外籍老師或外籍學生在這裡生活、讀書,但許多人都只把彰化當作一個轉運點。她希望可以讓彰化成為大家旅行的目的地,期盼當大家提及彰化時,便聯想到是一個有很多豐富文化歷史的地方。
彰化市街廓相臨,許多店鋪、景點彼此相近,很適合展開一日小旅行,楊雅婷建議如果在彰化待上一日,早上散步於彰化市內,體驗充滿市井氣息的三民市場;中午可以享用阿三肉圓、老店朱爌肉飯及三民素食麵店等知名美食,吃飽後漫步到賴和紀念館參觀,再順道至巷弄長壽享受下午茶時光,最後踏著傍晚的陽光欣賞歷史扇形車庫的美景。
未來,楊雅婷計劃繼續擴展巷弄長壽的活動範圍,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同時希望能夠通過與其他社區和組織的合作,共同推動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長期而言,她夢想著巷弄長壽能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利用這個空間告訴更多人家鄉的故事與美好,讓彰化被更多人看見。
完整報導收錄於《美好彰化》No.30 https://ctrl.chcg.gov.tw/book/113no30/mobile/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