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灣版《米其林指南》將新增台中地區,我們搶先一步找來在地名人帶路。對「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何承育來說,「顏記肉包餛飩湯」的餛飩湯是美好的童年回憶。
台灣軟實力實在不容小覷,繼珍珠奶茶襲捲全球,現在連台灣街頭常見的「溫州大餛飩」也成功攻占日本。日本品牌Aevil Labels以生活在台灣為靈感,將「溫州大餛飩」印上帽T,連菜單也不放過,完全吃乾抹淨。
排在「火生餛飩麵店」門前的桌子,一隻手可以數完,椅子上總是有人,前一桌的客人一離開,等待的人就會立刻遞補。攤子窄小,3位老闆站進去就滿了,2人忙著下麵、撈麵、切小菜,我走近正在包餛飩的那位,一問,竟不是老闆,而是熟客,「上班前先來幫忙啦!」人情味滿分。
排在「火生餛飩麵店」門前的桌子,一隻手可以數完,椅子上總是有人,前一桌的客人一離開,等待的人就會立刻遞補。攤子窄小,3位老闆站進去就滿了,2人忙著下麵、撈麵、切小菜,我走近正在包餛飩的那位,一問,竟不是老闆,而是熟客,「上班前先來幫忙啦!」人情味滿分。
農家菜、海鮮、新派甌菜都嘗過一輪,溫州的尋味之旅,最後一站就用小吃作結吧!埋了這麼久伏筆,溫州到底有沒有大餛飩?還真有,但不是你想的那樣。
「大碗擱滿意」是我對台中「翔記湯圓」最強烈的印象。圓滾滾的鹹肉湯圓再加2顆逼近拳頭大的餛飩,兩陸大軍組成鎮店招牌「團團圓圓」 ,一碗雙拼,比大碗,拚實惠,連一碗湯圓都要展現台中人偏愛又大又神氣的派頭。
高雄有一派霸氣老店,全都自稱「大王」。這可不是隨便叫叫,老店多數都經營幾10年,擁有獨傲大高雄的特殊性。走在街上,常可遇見「大王」的招牌高掛於街市。高雄人的氣勢、自信與傲骨,顯露無疑。這般特殊的大王氣氛,日前更於駁二展出「高雄大王展」,讓年輕一代也能近距離感受誰才是「高雄的大王」。
早期的基隆是舶來品的第一線,像咖啡這樣的時髦玩意兒,也從港邊開始。「孝三這條路的飲食都很接近碼頭文化的生態,重疊性不高,我最喜歡的早餐就是三角窗麵擔。」「金豆咖啡」老闆王鴻麟一邊用賽風壺煮了一杯耶加雪非,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