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4.05.16 19:02 臺北時間

閱聽習慣已變 杜聖聰:「聲音內容產業」成當今趨勢

閱聽習慣已變 杜聖聰:「聲音內容產業」成當今趨勢
【蔡依璇/桃園報導】網路讓資訊快速傳播,當今的閱聽習慣已經跟十年前環境大不相同,傳播學者杜聖聰指出,現代人已離 […]
0:00/0:00

【蔡依璇/桃園報導】網路讓資訊快速傳播,當今的閱聽習慣已經跟十年前環境大不相同,傳播學者杜聖聰指出,現代人已離不開手機,隨著AI語音科技的興起,沉浸式的聽覺體驗將更加深入、聲音經濟時代已然到來,「含金量高的故事才會存在。」他也強調,只有原汁原味的真實與故事的溫度,才是新聞資訊不敗的價值所在。

講客廣播電臺邀請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系主任杜聖聰進行「傳播理論與法規」 專題演講,向電臺主持人分享假新聞的辨識、事實查核與傳播產業的發展趨勢。在電視、報紙、新聞與廣播都有豐富經驗的杜聖聰,選擇投身學界,他說,「從事新聞是一個很棒的工作,不要被現在的與論誤導,影響你們一生的志向」。

杜聖聰指出,「聲音內容產業」為現今銳不可擋的趨勢,除了以視覺為主的傳播,從事聲音表演的創作者與媒體平台越來越多,聲音行銷成為品牌新戰場。隨著Podcast聽眾人數再創新高,加上AI語音科技的興起,沉浸式的聽覺體驗將更加深入、無微不至地滲透人們生活與決策。

對於背後原因,杜聖聰提到,自從2014年4G網路普及化以後,這十年已經大大改變了大眾的閱聽習慣。他曾向系上學生調查,「一周內是否有收看電視」?結果180位同學之中,只有3位同學有在過去一周收看電視,可見現在人的閱聽模式已進入一個新時代,網路成為大家獲取訊息的主要來源。

傳播學者杜聖聰認為,「聲音內容產業」為現今銳不可擋的趨勢。李台源攝
講客廣播電臺邀請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系主任杜聖聰進行「傳播理論與法規」 專題演講。李台源攝

也因為網路盛行,Facebook、Youtube、WhatsApp、IG和X(Twitter)等社群媒體,擁有發文數量大、散播速度快、觸及面積廣的特性,其中,Facebook的每日新增發文數量更高達80億則。

杜聖聰說,台灣的手機重度成癮名列世界前茅,平均一天約有6至8小時與手機形影不離,「沙發與床就是大家與手機約會的神聖寶地。」在這個流量時代,如何確實偵測不實新聞是杜聖聰比較在意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透過點線面的狙殺鏈,致力於偵測並「狙擊」假新聞。

杜聖聰強調,「人流、金流、資訊流具足,才能有理有據的去指證假新聞之所在」,否則很容易落入台灣言論自由的灰色地帶。

「假訊息的存在就像病毒,會不斷複製、增生並蔓延。」針對近年來的假新聞亂象,杜聖聰表示,疫情時爆發的「衛生紙之亂」,便是在媒體與網路迅速傳播的效應之下越演越烈,變成國家級的亂象。此外,先前長期在中國採訪的他說,可以追蹤到至少有三千多萬筆中國的IP位置乘載著假訊息漂洋來台。

杜聖聰將假訊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嘲諷譏笑型、捏造加工型和廣告置入型。他特別強調,嘲諷譏笑型的假新聞針對政治人物殺傷力最大,比起被責罵,嘲諷譏笑的新聞和各種迷因,能更快速又強效的結束其政治壽命,並以曾經瘋傳一時的「別讓勝文不開心」迷因為例。捏造加工型的假新聞不只針對文字,也包括對新聞相片的移花接木與不實加工。而宣傳置入型則是將新聞變成服務特定品牌或商品的廣告,謀取商業利益。

杜聖聰說,現在電信網路警察對於網路訊息的「溯源」能力已越來越進步,希望大家對打擊假新聞有信心。他認為,台灣習慣眾聲喧嘩的社會,媒體工作者要秉持從業倫理與良知,不能虛構不當事實、侵犯隱私,不管大環境如何,他說:「即使現在的路是崎嶇的,但未來將會是一片光明。」

 

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相當認真聆聽杜聖聰的分享。李台源攝
講客廣播電臺主持人仔細做筆記。李台源攝
更新時間|2024.05.16 19:30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