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Mirror Media
  • 全部類別
  • 時事
  • 財經理財
  • 美食旅遊
  • 娛樂
  • 人物
  • 論壇
  • 國際
  • 新聞深探
  • 瑪法達
  • 文化
  • 汽車鐘錶
  • Video
  • 知識・人文
  • 鏡・焦點廣播
  • 全部類別
  • 時事
  • 財經理財
  • 美食旅遊
  • 娛樂
  • 人物
  • 論壇
  • 國際
  • 新聞深探
  • 瑪法達
  • 文化
  • 汽車鐘錶
  • Video
  • 知識・人文
  • 鏡・焦點廣播
訂閱
紙本雜誌

首頁

會員專區

動態雜誌

一鏡到底

心內話

鏡相人間

財經人物

理財

時代現場

鏡大咖

影劇專欄

美食焦點

旅行台灣

看見世界

廚房密技

好酒情報

完整全文

新聞深探

時事

焦點

政治

社會

生活

鏡爆

微醺酩品

消費

國際要聞

財經理財

財經

娛樂

娛樂頭條

試鏡間

穿衣鏡

蘭蘭夫人

我眼中的大明星

娛樂透視

動漫遊戲

影音

鏡封面

鏡娛樂

鏡社會

鏡調查

財經理財

鏡人物

鏡食旅

娛樂透視

汽車鐘錶

論壇

瑪法達

文化

書評

專欄

詩

知識好好玩

鏡書摘

好聽人物

汽車鐘錶

車壇焦點

鏡車專題

靚俥試駕

鏡車經

錶壇焦點

鐘錶專題

編輯幕後

新錶2021

奢華誌

新錶2022

富市臺中

房市熱話題

金曲33

房訊發燒榜

桃園誌

魅力基隆

漾台中

更多

鏡好聽鏡文學READr 讀+

無家者

  1. 財經理財

    裕隆集團挺弱勢 助「無家者」洗出一技之長

    為了協助受疫情衝擊的弱勢族群,裕隆集團再度出手,由旗下裕豐管家以物業管理本業支持社會創新,支持培力「無家者」洗地清潔創造工作機會的「友洗社創」成為物管策略合作夥伴,透過企業責任採購方式,協助「友洗社創」接軌產業,並與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率先響應此計畫,以企業責任採購,委請友洗團隊清洗位於裕隆總部大樓與新店家樂福中間廣場,持續提升物管清潔職能與增加穩定的工作機會。

  2. 時事

    野生威廉王子出沒! 「街頭叫賣雜誌」驚呆路人

    古代帝王「微服出巡」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了!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近日喬裝成平民,在街上賣雜誌,讓認出他的民眾又驚又喜,親民無極限!

  3. 人物

    【一鏡到底】丐幫土地公 張獻忠

    張獻忠是社工界的傳奇人物,雖然他未必喜歡這樣的說法。18年來,他從一而終,把自己放在和無家者等高的位置上,從他們的角度看見他們的需求。醫療掛帳、以工代賑、無家者導覽…他的政績在城市的邊緣,但人權不分你住在高樓或牆角。他無意當丐幫幫主,也不想冠上土地公頭銜,卻還是被封神了。10年前,他和有志者共同創立芒草心慈善協會,無家者在,張獻忠就在,儘管很多時候,他手上的資源能做的,只有今天,沒有明天。

  4. 人物

    【張獻忠番外篇】無家者和我們的距離很遙遠? 張獻忠:「我們都一樣」

    無論對無家者潑水,或是發放物資、設計工作給他們,張獻忠說:「其實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讓無家者減少。」曾有人提過,把艋舺公園的迴廊拆掉,不讓無家者有地方聚集、休息,問題就能解決,「但拆掉真的就不會在那邊了嗎?公園在蓋捷運的時候,整修了5、6年,那時候就沒有無家者嗎?那時候萬華是遍地無家者吔,就四散嘛。到底哪一種比較好?我覺得大家可以想一下。」

  5. 人物

    【張獻忠番外篇】從遊民街友到無家者 張獻忠:「歧視的是人不是名詞」

    什麼時候開始,「遊民」改名為「街友」,現在又稱為「無家者」?這是一個「正名」和「去污名」的過程嗎?張獻忠說:「遊民這個詞是法律用詞。應該是1950年的時候,有一個台灣省取締散兵遊民辦法…現在的社會救助法第十七條都還是用到遊民這個詞。這個詞就一直在我們的法律裡面。」

  6. 會員專區

    【鏡相人間】萬華逆襲中 開不了的店、回不來的人以及駐守奮鬥者

    如果把萬華形容成1個人,在疫情下,大概可以將其素描為「打過1劑疫苗後的確診者」。經歷過SARS風暴,今年5月中又成為新冠肺炎重災區,老城不死,但一度成為空城,街上整天響的是救護車鳴笛,繁華過的店家則聲色滅寂。可喜的是,有一群人仍力圖求生,除了堅持鎮守,也迅速展開逆襲,物資募集、轉運、發放,串聯老店推出禮盒在網路上販售。他們說:這是萬華人的逆襲。

  7. 財經理財

    「浪人食堂」夜市休攤 發動募資幫無家者找工作

    浪人食堂是在饒河夜市裡的小攤位,販售飲料、鯉魚燒、文創商品等,這裡聘用街友、貧窮者,希望讓他們與消費民眾直接互動,擴大雙方的接觸和理解,盡量消弭民眾對無家者的偏見與歧視。

  8. 時事

    疫情中「用讀書撐港台」 銅鑼灣書店助弱勢募資1小時達標

    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先前透過募資平台在台灣重新開設書店,如今再度發起募資計畫,將募得金額捐給台灣社福團體,希望大家一起用讀書扶助疫情中的弱勢,也用讀書一起撐台灣、撐香港。由於這項「用讀書助人」計畫募資門檻較低,在今(23日)中午上線1小時後便達標,但林榮基表示,越多的贊助能讓疫情中的弱勢扶助服務走得更久遠。

  9.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畫地為牢 疫情來去下的北車無家者

    阿吉是「盯著台北車站的一雙眼」,睡在東南西北四方位約150名的無家者他全叫得出名字,知道誰在哪打工、誰有家人子女,誰又無依無根。街道上的動靜,全在阿吉眼中。疫情爆發後,有些無家者談論著能否禁止移情重災區的人到車站來露宿,阿吉倒覺得最該團結的時候,別搞分化、排斥的舉動。焦慮在蔓延,車站的飲水機貼上禁止使用的告示,無家者更難找到熱水沖泡麵,但泡麵是他們最易取得的食物之一。固定送餐的善心人士也不來了,阿吉還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

訂閱電子雜誌 內容授權 廣告合作 活動專區 內容授權 下載APP 新聞自律綱要
lineweibofacebookinstagramrss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