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 Mirror Media
訂閱
紙本雜誌

首頁

會員專區

動態雜誌

一鏡到底

心內話

鏡相人間

財經人物

理財

時代現場

鏡大咖

影劇專欄

美食焦點

旅行台灣

看見世界

廚房密技

好酒情報

完整全文

新聞深探

時事

焦點

政治

社會

生活

鏡爆

微醺酩品

食旅情報

國際要聞

財經理財

財經

娛樂

娛樂頭條

試鏡間

穿衣鏡

蘭蘭夫人

我眼中的大明星

娛樂透視

動漫遊戲

影音

鏡封面

鏡娛樂

鏡社會

鏡調查

財經理財

鏡人物

鏡食旅

娛樂透視

汽車鐘錶

論壇

名家專欄

瑪法達

文化

書評

專欄

詩

知識好好玩

鏡書摘

好聽人物

汽車鐘錶

車壇焦點

鏡車專題

靚俥試駕

鏡車經

錶壇焦點

鐘錶專題

編輯幕後

新錶2021

奢華誌

新錶2022

新錶2023

健康醫療網新聞

2023酒誌

2023瑪法達

富市臺中

房市熱話題

房訊發燒榜

彰化產經

魅力基隆

更多

鏡好聽鏡文學READr 讀+

無家者

  1. 時事

    他是流浪漢「但他的狗不是流浪狗」 一張照感動6.6萬人:心靈富足

    台灣處處有溫情!儘管自己沒有家,還是可以給毛小孩一個家。近日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分享一名流浪漢與他養的狗的故事,並稱「他是流浪漢但他的狗不是流浪狗」,照片一出感動6.6萬多人,許多網友就感嘆,連沒有家的人都可以這樣愛護狗狗,一般人真的不該隨便棄養,也認為這為流浪阿伯的心靈一定很富足。

  2. 新聞深探

    【時代現場】懲罰貧窮 詐騙案裡的經濟底層

    2022年上半年,台灣發生1萬3千多件詐騙案,金額高達31億元。祥仔也是其中一樁詐騙案的被告,因他的證件被詐騙集團用來開設人頭戶進行金融犯罪,而被視為「幫助犯」,遭判刑5個月或易科罰金15萬元。和祥仔同案的「幫助犯」約十幾位,全是和祥仔差不多的經濟弱勢,也和祥仔一樣曾是或仍是無家者。可惡之人或許總有可憐之處,祥仔的律師平均每個月會接到1件由法律扶助基金會轉介來的幫助犯案件,越深入越理解:當一個人走投無路又沒什麼選擇時,如果只需要付出一點代價,例如提供自己的證件或帳戶,就能得到一筆錢,大部分的個案都願意這麼做。

  3. 國際

    你的爸媽不是你的爸媽? 英地方政府語言指南「父母改稱雙親」挨轟轉彎了

    近年「多元成家」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外各國的移民家庭、外籍配偶等也愈來愈多,許多人在用字遣詞時也都會盡量注意避免帶有歧視意味。不過,近日英國地方政府協會的一項語言指南卻引發質疑,由於該指南中要求議會盡量使用多元包容的詞語,更稱要把爸爸、媽媽改稱「雙親」,遭譏是矯枉過正,後協會也撤下該指引,並表示會根據建議進行修改。

  4. 文化

    鏡好聽 Podcast 《何戎的夢想創事紀》開播!10位創業家 × 10段超越生命挑戰的故事

    對職涯迷茫、對未來沒有計畫、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這些不僅是社會新鮮人的心聲,常常也是職場老鳥的心情寫照。由知名主播、主持人何戎與鏡好聽共同製作的 Podcast 節目《何戎的夢想創事紀》於今(19)日正式開播,找來十位在不同領域、不同創業階段的創業者,聊聊他們如何走上創業之路,以及這段路程中,如何跌倒再站起來。

  5. 國際

    準女大學生停車場慘遭誤殺 凶手竟是「未來同校教授」

    近年來美國槍枝氾濫問題頻傳,近日則發生一起誤殺事件,當事人還是「準師生」關係。美國一名18歲的女高中生正值要上大學的青春年華,且懷著成為教師的夢想,沒想到暑假期間竟在停車場慘遭槍殺,凶手還是她即將就讀大學的教授。

  6. 財經理財

    裕隆集團挺弱勢 助「無家者」洗出一技之長

    為了協助受疫情衝擊的弱勢族群,裕隆集團再度出手,由旗下裕豐管家以物業管理本業支持社會創新,支持培力「無家者」洗地清潔創造工作機會的「友洗社創」成為物管策略合作夥伴,透過企業責任採購方式,協助「友洗社創」接軌產業,並與家樂福文教基金會率先響應此計畫,以企業責任採購,委請友洗團隊清洗位於裕隆總部大樓與新店家樂福中間廣場,持續提升物管清潔職能與增加穩定的工作機會。

  7. 時事

    野生威廉王子出沒! 「街頭叫賣雜誌」驚呆路人

    古代帝王「微服出巡」在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了!英國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近日喬裝成平民,在街上賣雜誌,讓認出他的民眾又驚又喜,親民無極限!

  8. 人物

    【一鏡到底】丐幫土地公 張獻忠

    張獻忠是社工界的傳奇人物,雖然他未必喜歡這樣的說法。18年來,他從一而終,把自己放在和無家者等高的位置上,從他們的角度看見他們的需求。醫療掛帳、以工代賑、無家者導覽…他的政績在城市的邊緣,但人權不分你住在高樓或牆角。他無意當丐幫幫主,也不想冠上土地公頭銜,卻還是被封神了。10年前,他和有志者共同創立芒草心慈善協會,無家者在,張獻忠就在,儘管很多時候,他手上的資源能做的,只有今天,沒有明天。

  9. 人物

    【張獻忠番外篇】無家者和我們的距離很遙遠? 張獻忠:「我們都一樣」

    無論對無家者潑水,或是發放物資、設計工作給他們,張獻忠說:「其實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就是讓無家者減少。」曾有人提過,把艋舺公園的迴廊拆掉,不讓無家者有地方聚集、休息,問題就能解決,「但拆掉真的就不會在那邊了嗎?公園在蓋捷運的時候,整修了5、6年,那時候就沒有無家者嗎?那時候萬華是遍地無家者吔,就四散嘛。到底哪一種比較好?我覺得大家可以想一下。」

訂閱電子雜誌 內容授權 廣告合作 活動專區 內容授權 下載APP 新聞自律綱要
lineweibofacebookinstagramrss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