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6.12.24 08:12 臺北時間

【賴香吟書評】如何不在仇恨裡沉下去?──《在世界與我之間》

【賴香吟書評】如何不在仇恨裡沉下去?──《在世界與我之間》
《在世界與我之間》全書開場於一個當紅新聞節目的結束,作者費盡唇舌解釋黑色身體的感受性,可節目主持人最終仍然要他談一談「希望」,他頓時了悟方才陳述無論如何不被明瞭,本就料到會失敗的失敗真正來臨之際,湧上心頭的是無限的悲哀。
這份悲哀最深切處,指向自己的孩子:同樣承繼黑色身體的後代,無可卸下又將重複的命運。因此,這本書採取了父親寫給孩子的家書形式,以直率口吻陳述一個黑人孩子如何抵抗淪落黑街與監獄的宿命,又如何於知識浩瀚裡尋找浮木,好讓自己不要在尖銳的仇恨裡沉下去。
去年夏天,美國種族衝突浮上檯面,BLM(BLACK LIVES MATTER,(註1)逐漸定型為口號,塔那西斯科茨(Ta-Nehisi Coates,1975-)的《在世界與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出版。今天秋冬,匪夷所思的美國總統大選浪潮,攝影家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1912-2006)的作品展在好幾個城市展開,《在世界與我之間》的中文版也在台灣問世。
科茨與帕克斯,同為非裔美人,就世代而言,差異甚大,但其處境與關心,有傳承,也有轉變。
攝影家戈登帕克斯(攝影Toni Parks)
先對帕克斯作個簡介:在二十世紀初的美國,黑色的帕克斯當然是素人自學攝影,不過,他琢磨出來的技藝,很快征服專業眼光。初期一系列近距離跟拍紐約哈林區黑幫的相片:Harlem Gang Wars,捕捉到不同於刻板印象的人物性格與衝突脈動。這系列作品開啟了他長期任職LIFE雜誌的歲月,可說是第一個打入主流的黑人攝影師。除了時尚人物攝影(這些作品也很優秀),帕克斯留下許多表現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離、貧困、暴力的經典作品,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集會場面、領袖麥爾坎X(Malcolm X)、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等人物風貌,亦永恆存在於帕克斯的鏡頭裡。(註2
回到本書作者科茨,出生於民權運動平息的時代,如果民權運動已經實現金恩博士的「我有一個夢」,那麼,科茨理應不用再寫這本同樣對種族現象表示悲哀與憤怒的書。
1948年,LIFE雜誌刊出上述“Harlem Gang Wars”之際,帕克斯自己寫了短文作為引言,題為”I AM YOU”:
“What I want. What I am. What you force me to be is what you are. For I am you, staring back from a mirror of poverty and despair, of revolt and freedom. Look at me and know that to destroy me is to destroy yourself.“(我要什麼。我是誰。你強迫我成為你。從貧窮與絕望、反叛與自由的鏡像裡反瞪著,我即是你。看著我,你會明白,毀滅我即是毀滅你自己。)
若將這段文字做個意譯推論,或可接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人。
這是我們熟悉的推論。可是,科茨寫這本書,一開始就摒棄了這個推論。
本書作者塔那西斯科茨(攝影STEPHEN VOSS REDUX)
全書開場於一個當紅新聞節目的結束,作者費盡唇舌解釋黑色身體的感受性,可節目主持人最終仍然要他談一談「希望」,他頓時了悟方才陳述無論如何不被明瞭,本就料到會失敗的失敗真正來臨之際,湧上心頭的是無限的悲哀。
這份悲哀最深切處,指向自己的孩子:同樣承繼黑色身體的後代,無可卸下又將重複的命運。因此,這本書採取了父親寫給孩子的家書形式,以直率口吻陳述一個黑人孩子如何抵抗淪落黑街與監獄的宿命(這正是帕克斯經常拍攝的命運),又如何於知識浩瀚裡尋找浮木,好讓自己不要在尖銳的仇恨裡沉下去。直言之,他公開了一個黑色青年的知識養成史,他認同麥爾坎X,霍華大學(Howard University,華盛頓特區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是他心中的聖地。
霍華大學,華盛頓特區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大學。(攝影Angus Osborn Getty Images)
「我迷失方向的青少年期,我沒死。苦思不得其解的鬱悶也苦不死我。我沒有被關。我向自己證明,學校和黑街之外仍有第三條出路。」(本書第165頁)
到這裡,黑色青年大抵盡力走著我們熟悉的推論,不過,在經歷愈來愈多不合理的現實(包括他的霍大同儕命喪警察槍下)之後, 信仰你我皆為人的“I AM YOU” 不再被相信,漸漸轉成“BLACK LIVES MATTER”——於此,在世界與我之間,金恩的夢被搖醒,距離與隔閡再度形成,即使歐巴馬當選總統也未必能緩解問題。從科茨角度,歐巴馬對策終屬玫瑰色的夢,無力改變黑色軀體屢屢被貼上負面標籤,被預設為犯罪與暴力,面對「我可以報警逮捕你!」的恐懼。
苦思不解,現實又屢屢粗暴相向,科茨這本書幾乎是愈寫愈憤怒,憤怒到令人不安的地步。不過,別忘了,不久之前,那還是一個企圖在學校和黑街之外尋找出路的青年,是什麼把他搞到如此憤怒,或許就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故事。
據說,去年歐巴馬的暑假書單包含了《在世界與我之間》,今年六月,歐巴馬在科茨的聖地霍華大學,對畢業生發表演說,其中提到,光靠熱情和憤怒並不能帶來改變,還需要有策略思考和妥協的意願;如果就是堅持絕不妥協,「你會自我感覺良好,享受到某種道德的純淨,卻無法達成目標」,「不妥協可能帶來惡性循環,導致更多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人們將會更憤怒、更絕望」。
這段話聽起來苦口婆心,可能回應這本書,更可能憂心於燃燒的BLM運動。無論如何,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狠狠搧了歐巴馬以及全世界一個耳光,他所說的「更憤怒、更絕望」,似乎正在發生。
「以這副黑人軀體,我如何活得自由自在?」從帕克斯到科茨,每一代黑人都問這個問題。從“I AM YOU ”到“BLACK LIVES MATTER”,在世界與我之間,距離愈拉愈大,不止膚色,還有宗教、性別,世界被區分成「我們」、「他們」,圍牆再度出現,我們聽見歐巴馬選後疾呼:不要走回部落主義。
世界將走向何方?此時閱讀本書,可能並不愉快,但這原來就不是一本要人快樂的書,而是一本要人認清現實的書。這是父親寫給自己的孩子:既然不能免於黑色軀體的命運,那麼,「我不願你墮入自己美夢的深淵,我願你在這個既美麗又可怕的世上好好當個意識青年」。與其評這父親憤怒絕望,不如讀讀他的決心:毫無隱瞞、不談虛假記憶。美與自由仍是有的,但你得先覺醒,不被現實打倒,才有趨近的可能。

賴香吟

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藝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島》、《散步到他方》、《文青之死》等書。

《在世界與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

  • 作者:塔那西斯科茨(Ta-Nehisi Coates)
  • 類別:報導文學
  • 出版者:衛城出版
  • 頁數:224頁
更多新書訊息:《在世界與我之間》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