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0.09 09:26 臺北時間

不再乖乖奉送個資!中國隱私權觀念上升 當局趁勢「修理」電商

今年9月北京的互聯網安全大會聚焦在個資議題。(東方IC)
今年9月北京的互聯網安全大會聚焦在個資議題。(東方IC)
百度創辦人李彥宏今年稍早曾說,中國和西方國情不同,中國網民並不介意拿隱私來交換日常使用上的便利,但這種說法,很快就被一連串官司和負面輿論打臉。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今年初控告百度的2款app竊取用戶資料,甚至暗中監聽電話、紀錄使用者的衛星定位,雖然百度堅決否認,但在壓力之下仍悄悄更新了app,希望平息外界怒火。
4月間,媒體報導「百度外賣」「美團」「餓了麼」等平台有大量使用者個資外洩,賣家向媒體爆料有平台內部人員出賣用戶個資,包含姓名、電話、地址的個人資料,1條只賣人民幣1毛錢。
在此同時,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也傳出沒有明確告知用戶有權選擇不將個資透露給徵信單位,引來外界撻伐,迫使公司高層對外道歉。根據央視和騰訊今年3月所做一項民調,有高達7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將對個資形成威脅,不管從官方還是民間的角度,今年似都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個資元年」。
「中國消費者對自己的資料隱私,可說是在今年發生了重大覺醒,」北京師範大學的刑法研究院吳沈括教授認為。
歷經2年多草擬和討論,中國國家級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標準正式在5月頒布實施,其中的個資保護部分,被認為在許多層面上比歐盟的一般性資料保護規範(GDPR)還要更為嚴苛。而在此標準的大框架之下,未來幾個月內預計將有更多個資規範細則,陸續推出上路。
「跨國企業已經感受壓力,不少網站被勒令關閉,當局已經開始找上網路公司,要求評估安全措施,」香港歐華律師事務所的律師Carolyn Bigg說。
然而,對於外來和本土電商來說,目前在中國隱私權法令上最大的問題,不只是嚴苛,還有範圍模糊,無所適從的困擾。例如在個資規範上,新法要求業者必須保護「重要的」個人資料,但對於何謂「重要」,卻缺乏明確的定義,留給執法者獨斷詮釋的空間。
「這些規範在用語上很可能刻意模糊,讓當局可以任意解釋,藉此懲罰他們想要教訓的公司。」華府智庫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Samm Sack推測。
資料來源:Financial Times,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