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12.06 11:00 臺北時間

【陳栢青書評】腦之書——讀瑪莉安・沃夫《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

【陳栢青書評】腦之書——讀瑪莉安・沃夫《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
從大腦科學和神經學的角度來看,紙本閱讀形塑人類的腦迴路,形成所謂的「傳統」,也就是,人類過往的文明,是由「紙本閱讀」形塑的腦催生的。而如今,數位閱讀誕生了,瑪莉安・沃夫很公允的說道,「世界上沒有所謂理想的閱讀迴路」,存在的,只有「不同於傳統」的閱讀迴路。

【陳栢青書評】腦之書——讀瑪莉安・沃夫《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

此刻我正在進行可能是這一生最重大的幾個決定之一:要不要買一台平板電腦給我弟弟那5歲大的孩子當聖誕禮物。
《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認知神經學家寫給螢幕時代讀者的九封信》,瑪莉安・沃夫著,洪世民譯,商周出版
如果我送出平板,那我自己就得到禮物了——5歲大小孩就是自走的迷你哥吉拉。我就恨他頻繁進出我房間並抱著我的腿哭叫,時不撕爛書架上所有可以摸到的書本封面,並嫁禍我的貓——給這麼小的孩子一台平板,在他對上頭幾千個APP厭煩前,那意味的倒不只是我個人可以圖幾個晚上的安靜,根據認知神經學家瑪莉安.沃夫寫的《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一書,最好或者是最壞的結果是「終生」,有很大的可能,他將終生遠離我與我的書房。
不讀書不是孩子的錯。不愛讀紙本書可能是大腦的問題。大腦用進廢退,給它什麼吃什麼,比我好養多了。螢幕閱讀長大的新一代人,他的大腦迴路肯定和閱讀紙本書長大的前代人不同。在可見的未來,對習慣螢幕為窗口凝視世界的他而言,書不是頂重要的東西了。我擁擠的書房只是比較容易燒起來的倉庫。從他收到平板電腦並成癮後,這一生恐怕都不會進入我的書房。
我們渴望更多的訊息刺激,一種新鮮感
此外,人類本身有「對新奇的偏愛」,而網路上一切都以爭奪注意力為主,你看我們每幾分鐘刷一次mail信箱和臉書訊息夾就知道了,機器把我們變成訓練有素的狗,我們渴望更多的訊息刺激,一種新鮮感,瑪莉安‧沃夫以為這種以「吸引注意力」使大腦分泌多巴胺的成癮現象,在孩童身上更明顯,這一個「分心兒童世代」以螢幕養成所謂「蚱蜢心智」、「多敏多工」,他們的心智跳躍,可以多開螢幕,卻未必有耐性讀連續25個字沒有標點的一行句子。作為一名小說家,或純文學創作者,這孩子不只將遠離我的書房,恐怕也將永遠無法理解我的職業,從此和我的人生錯過。
我不知道此刻的教養書中有沒有談到幾歲才能讓孩子擁有手機和平板?但現在開始我會留意了,例如讀小說家東山彰良2019年新小說《小小的地方》,我特別注意到他寫,主人翁在西門町開餐館的老爸「認定智慧型手機會對小孩子的額葉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堅持叫我讀高中後,自己打工賺錢去買。」我好奇這橋段是否透露小說家身為人父的那一面?說到底,我對孩子的教養沒什麼興趣,但我對破壞別人的教養很有興趣。我對未來的孩子如何沒有多大的使命感,但我對於未來的孩子長大了會不會變成我的讀者感到那就是我的使命。
原來有網路後我們讀的字更多了
翻開瑪莉安.沃夫寫的《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讀的是腦科學、行為科學與社會學。心理的驚嘆卻都以蘋果日報式標題出現:「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 原來『閱讀不是天生,也非天賦,而是一種非自然的文化發明,存在不到6,000年』」、「震撼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發現,人類在網路時代閱讀的文字比有網路之前更多:『每人每天平均透過各種裝置攝取大約340億位元,基本上相當於1天10萬個單字』」……
震驚,當然震驚。這些事實與其說違反我們的認知——原來有網路後我們讀的字更多了。或者,閱讀原來不是天生綁定的技能——震驚的部份在於,我們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日吸收最多文字量的一代人。如果讀一個字可以在心靈的帳面上換一塊錢,我們因此變得更富饒而實現智識上的財務自主了嗎? 而之於我輩,作為一名寫字維生的人,在人類大量處理文字的年代,我們卻反過來面臨集體凋零、滅種的危機。
台灣文化圈討論過相關議題超過100次了。紙本會消亡嗎?數位閱讀時代來臨了嗎?數位閱讀和紙本閱讀各有何優劣?瑪莉安.沃夫當然有他的立場,你看中文書名也看出來了吧。但我們必須回到他預設的前提來看,正因為他指出,「閱讀不是天生」、「是一種人為的建構」,而大腦具有可塑性,會因為反覆使用而改變神經網路的用途,「藉由連結舊迴路產生新迴路,重複利用現有神經元,替迴路增加新分支。」,你瞧台灣這幾年很流行「1萬小時法則」其來有自。所以紙本延續的,豈止記憶與經驗,從大腦科學和神經學的角度來看,紙本閱讀形塑人類的腦迴路,形成所謂的「傳統」,也就是,人類過往的文明,是由「紙本閱讀」形塑的腦催生的。而如今,數位閱讀誕生了,瑪莉安.沃夫很公允的說道,「世界上沒有所謂理想的閱讀迴路」,存在的,只有「不同於傳統」的閱讀迴路。當媒介對大腦延展性迴路結構產生影響,那數位閱讀帶來怎樣的改變?而這改變形塑的腦將如何與過去不同?擁有不同腦袋的人類,又將開展怎樣的社會,這就是本書著眼的地方。
數位媒介造成讀者「不再回頭」
就我從書中看來,數位閱讀至少改變兩件事情:
怎麼讀——我們已經是生化人。在你不知道的時候,眼睛已經被電腦螢幕換過了:「研究指出,『略讀』是我們數位閱讀的新常態,螢幕閱讀會以F或Z字型的風格進行,亦即,我們迅速在文本的字裡行間找字,來理解脈絡,直衝最後結論,然後,如果得到證實,再回到文本的主體挑出支持論點的細節」。所以,閱讀不再是一行一行讀,而類近於網路上的「量子速讀」,而數位媒介造成讀者「不再回頭」,你很難翻回前幾頁斟酌再三。
讀什麼——例如,《鏡週刊》和《追憶逝水年華》擺在你面前,我相信你會在螢幕上點開來的應該不是後者。如果你真點開《追憶逝水年華》,我更相信,你在相同時間裡,面對螢幕讀進腦袋的內容,不會比鏡週刊多。
此外,怎麼讀和讀什麼又互相影響,不然你再去點鏡週刊的網站就知道了,在過往時代,週刊人物專訪通篇大論,而在週刊從紙本到網路化後,鏡的新聞一篇要切成好幾篇。讓它短,文章才切合網路閱讀習慣。而標題比內文還重要,要重口味,吸睛才能吸金,始有點閱率可言。閱讀與書寫被碎片化、文字和句子要求簡單化,情緒和感覺的需求多過中性陳述,於是,連怎麼寫都被影響了。
《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作者瑪莉安・沃夫(© Rod Searcey 商周出版提供)
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循序漸進,是書先告訴你「閱讀時大腦如何運作」,再告訴你,「紙本閱讀」形塑的大腦帶來人類社會哪些長遠的影響,而數位閱讀將造成什麼改變。一切讓大腦說話。瑪莉安.沃夫筆下提供一個清晰的大腦閱讀地圖,詳細描述大腦各部分區塊如何交互作用,他用了「打光」來做譬喻,書中把大腦各部分描述成馬戲團,想像鎂光燈打下,在不同區域進行它們繁複操作時燈亮,視覺區亮了、語言區亮了、認知區亮了,整個大腦繁星閃爍。我真正要讚美的,不只是他把這一切機制和過程講得詳細卻又簡單,而在於,竟然是在這樣科學性的文章裡,他寫出一種美——敘述的優美和被描述物啟動時複雜又連動的機能性之美:「嫻熟讀者的視覺皮質塞滿字母再現的圖像……就算我們只是想像一個字母,沒有真正看見,視覺皮質內與該字母之再現相對應的神經群仍會開火,彷彿我們真的看到那個字母一樣。」你瞧,那是大腦的詩篇啊。
而在解讀大腦對應閱讀時的機制時,他想闡明的是,「深讀」和「掠過一瞥」啟動大腦區域都不盡相同。「處理一個句子不是簡單的加法練習....當我們閱讀句子和較長文本裡的詞語,我們會進入新的認知領域:即預測會遇上感知....」亦即,處理一個字的同時,我們同時看見並理解,預測又感覺,連接並擷取,專注又抽離。但這一切取決於「深度閱讀」,他認為專注閱讀的品質便是思考品質的基礎。
數位閱讀打造不一樣的讀者身體
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裡描述大腦於「深度閱讀」、「專注閱讀」的方式,倒讓我想起班雅明的話:「我們越是作為一個作家老去,我們就越受到他人時間所侵蝕。在閱讀裡,在我們尚未寫下的每個字當中。這樣一個字能代表一整個時期。但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字的侵襲並非日益嚴重,而是日益頻繁。……我們又常遇見比較陳舊的字,上頭滿是我們自己操弄的痕跡。」某個程度上,我想把班雅明句子中的「作家」換成「讀者」,你在閱讀時,其實你也參與了創造。每一個字召喚的都不只是字本身,而是字連結的句子,是字背後的文本,是你讀那行字時自身的感受。閱讀者和書寫者正以你的大腦為紙頁一起輸出。班雅明未必讀懂腦科學,但他這段話傳達出深度閱讀時腦的運作玄機。
但你也知道了,「震撼彈」、「驚呆了」數位閱讀打造不一樣的讀者身體,除了你的眼球運動不同:「螢幕閱讀會以F或Z字型的風格進行」,還包括讀者「不再回頭」。前者將造成順序與細節的喪失。你做的是「關鍵字」搜尋,透過行與行之間跳讀拼湊關鍵字形成印象,而不是沿著作者開墾的文字小徑探勘。而「不再回頭」——終究書本是實體,容易翻回去。也提供一個記憶的定錨點,你大概憑手感會猜測自己想尋找的內容在書的左邊還是右邊、在1/3或是最後幾頁之類──那就是「沉思的可能」被削減。
說到底,我們接收的,到底是資訊,還是知識?
這是重火力,也是瑪莉安.沃夫以為紙本閱讀為何如此重要。我以為這些論點可以更延伸之,那何止數位閱讀,螢幕所框起,網路和手機佔據我們太多時間了。而我知道電腦更像人了,但那不是我們該擔心的事情。而是我們更像電腦了,這才是需要思索的事情——你習慣大腦多開視窗嗎?你發現專注力減少嗎?你是否無法輕易想起3秒前熊熊生起的一個決定,覺得它只是一個水波緩緩盪過記憶表面?你習慣只是存取資訊拖放到evernote、onenote覺得以後可以用,但永遠無法整理好你的電腦桌面或evernote或是onenote,乃至於你覺得應該再買一本如何整理evernote、onenote的電子書來看看……
說到底,知識如何內化?在紙本閱讀的年代,那是沉浸、是反覆再讀。是沉思的能力。讓記憶成為長期記憶。讓資訊成為知識。思考和知識需要縱向的深化。那其實就是判斷力的成形。瑪莉安.沃夫以為紙本閱讀提供給我們大腦思考與知識成形的基礎。閱讀以此澆灌人類文明至今,而數位閱讀年代,這個知識成形的傳統面臨挑戰。說到底,我們接收的,到底是資訊,還是知識?我們以為擁有,但是,是真的擁有了,還是,只是擁有如瑪莉安.沃夫所說「擁有的幻覺」?
閱讀多孤獨,是一個人做的,卻奇異的能與他者進行交流
數位閱讀的年代也是假新聞的年代。是我老爸老媽每天早上在長輩圖裡夾雜各種健康撇步與政治謠言的年代,而這些簡陋而未經查證的訊息,可能就是他們數位閱讀的文本。我知道臉書很努力要對抗假新聞,而政府則特別成立一個闢謠中心,但為何人類輕易相信謠言?你也別太怪網路或是網軍了,畢竟連總統候選人妻子都可未經查證公然說「小學三年級教『肛交』、六年級教『性高潮』」,而還有一大票信眾為之起舞高潮。瑪莉安.沃夫會告訴你,那其實和閱讀有關。因為我們擁有太多資訊,卻缺乏知識。我們收集,卻沒有判斷。政府闢謠是沒有多大用處的,真正重要的東西,人民需要的,恐怕是更著重於思考練習的教育。人們要練習的,是深化推演的技術、是思考的技術、是知道1+1=2後,推敲2+2=4的類比能力。而「深度閱讀」是一貼處方。曾經,紙本閱讀提供於啟動「深度閱讀」的條件更多,原來網路年代的救世主藏在紙本年代中。
判斷力和思考讓你釐清幻覺。讀書讓你走出去。它也要你讀進去。這個進去不只是讓文字進去你的大腦裡,恐怕也是,你進入小說中。那就是瑪莉安.沃夫引用普魯斯特所謂「在獨處時所產生豐饒的交流奇蹟」。閱讀多孤獨,是一個人做的,卻奇異的能與他者進行交流。你因此進入另一個人——無論是書的作者,或是書中角色——的心,去感受,去扮演。你問我這是什麼?對瑪莉安.沃夫而言,人類在紙本提供的深度閱讀中體驗到「同理心」,他以為「閱讀小說和已知構成同理心與心智理論的認知過程之間有強烈的關係。」
當有一天,你的身邊都是同溫層,當你的閱讀侷限在網路上一面倒的聲浪中。當你無法進入深度閱讀,無法從小說裡感受他人。我們可以同時多開視窗,我們和世界連結了,但其實我們正在和別人產生斷裂,那不正是雪莉.特克《在一起孤獨》的主題?
誰說人只能擁有一種閱讀方式?
而瑪莉安.沃夫憂慮的則是另外一件事情,關於「民主」。「倘若年輕讀者從來沒有遇過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開始理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呢?倘若年長的讀者開始對同溫層以外的人失去同理心,又會發生什麼事情?正是無心的無知、恐懼加誤解的配方,可能導致偏執與好鬥——與美國多元文化公民的初衷背道而馳。」那就是民主衰退的開始。你瞧,這就是《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最好看的地方,要怎樣的思索,才能讓一個人從從紙本閱讀連結到謠言與判斷力,從讀小說談到影響民主的衰退。你別說瑪莉安.沃夫扯,他其實正在用他自己,展示紙本閱讀所培養出的「縱向思考」的能力。這本書就是紙本閱讀形成的腦迴路之最佳展示。
我知道時代終究是要翻頁,那也不是消極抵抗——你就能放棄螢幕的誘惑,你就不承認數位閱讀的方便和種種好嗎?瑪莉安.沃夫用這本書捍衛紙本閱讀,但他不是要你從此向數位閱讀說不,倒不如說,是要你別放棄紙本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應該送平板給我弟的孩子嗎?我想的是,我應該先送《回家吧!迷失在數位閱讀裡的你》給我弟吧。蔡依林唱「腦公」,這本書則是時代的「腦書」。是書1到4章是腦科學,第5到第9章,卻是獻給數位時代孩子的電子產品使用指南,它探索孩子大腦對於數位媒介的反應,詳列0歲到10幾歲孩子怎樣和螢幕互動能更助益於大腦的形塑,它一邊召喚讀者「回家吧」,但到底沒有排擠數位閱讀。做得好的話,甚至可以變成「雙語腦」——靈活讓大腦切換於印刷品和數位媒體之間。那就是我想要的,雖然比這一代兒童老多了,但我們到底也是數位閱讀時代的第一批公民啊!誰說人只能擁有一種閱讀方式?我就要同時擁有它們,像多了一顆腦,多擁有一個世界。
本文作者─陳栢青
1983年台中生。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兩百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另著有散文集《Mr. Adult 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鏡好聽》聲音網站,華文世界第一家致力於播客內容的媒體,優質節目免費聽:https://voice.mirrorfiction.com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2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