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07.23 06:00 臺北時間

【犯罪心理學S01E08】不犯罪的多數:是「不會」還是「還沒」?——談犯罪學中的環境影響

在大眾裡,看似不犯罪的人遠比犯罪的人多。然而當我們探討人們為何犯罪時,反過來想,又是什麼因素影響了人們不犯罪呢?當我們了解控制人們判斷犯罪與否的變項時,說不定就能了解什麼能影響人們不去犯罪。(翻攝自Unsplash/José Martín Ramírez Carrasco)
在大眾裡,看似不犯罪的人遠比犯罪的人多。然而當我們探討人們為何犯罪時,反過來想,又是什麼因素影響了人們不犯罪呢?當我們了解控制人們判斷犯罪與否的變項時,說不定就能了解什麼能影響人們不去犯罪。(翻攝自Unsplash/José Martín Ramírez Carrasco)
犯罪對於犯罪人在犯罪當下,其實是一個一本萬利、非常容易讓他達成心願的行為,所以這時候社會上就必須有一些煞車、門檻的功能。這時候有兩位重要的學者Hirschi跟Gottfredson,他們提出另外一個控制的觀點,除了剛剛大腦內鍵的踩煞車功能之外,「社會能不能夠給一個人控制的功能」。
這時候他們就提到「社會鍵- social bond」的理論與概念。

【犯罪心理學S01E08】不犯罪的多數:是「不會」還是「還沒」?——談犯罪學中的環境影響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聽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犯罪心理學大解析,我是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戴伸峰,很高興在這個平台上與各位聽眾朋友們聊犯罪、談心理,解析犯罪心理學。
上次在第七集當中,介紹了一些受環境影響所造成的犯罪現象,也就是說,不管是性善或是性惡的人,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或是積極的緊張因素,抑或者是社會資源的爭奪,帶來了犯罪的可能跟動機。而今天我們要思考的,就是上集最後鋪陳的:「為什麼在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不犯罪的?」
「真的嗎?」、「難道絕大多數的人都不犯罪嗎?」、「臺灣不是感覺起來治安不太好?」大家或許不免有這種想法,但其實各位真的誤會了!以世界各國來講,我們臺灣地區的治安狀況,真的都是名列前茅,包括我們的初犯罪率也很低(雖然再犯罪率略高一點,但那也是因為我們把毒品跟酒駕設計得較嚴格)。
監獄裡不少人的犯罪行為是出於成癮,目前平均大概有五萬、接近六萬位的收容人在臺灣各地的監獄裡,也就是說,2300萬人中大概有五、六萬個犯罪人,大概有2290幾萬人是沒有犯罪現象的。那為什麼這群人不犯罪呢?
各位聽眾朋友,我們今天就要來跟各位探討這些建立在各位心中所謂的「犯罪煞車板」。
當我們腦中有一些不好的想法、一些偷雞摸狗的念頭、一些投機取巧的作為時,腦中能不能升起一個煞車板?把我們的犯罪前驅行為,甚至是正在從事的犯罪行為的嚴重性降下來,讓犯罪不要持續進展下去。

犯罪的煞車板:成長中的自我控制

在犯罪學的理論裡,有一個強調自我控制的功能。整體來說,天生的衝動抑制機制,跟大腦有密切的關聯性,主要自我控制的大腦開關來自前額葉,(前額葉主要就是我們額頭後面的這一塊),這個地方是大腦運作時的理性中樞,同時也是運作時的自我控制中樞。
各位可能都有一個經驗,大家回憶一下小時候,當你還是幼稚園或是國小的時候,像我的小孩最近才剛處在國小的前段、也就是低年級,有時到學校去看自己的小孩,就發現這些國小(或幼稚園的小朋友們)根本沒辦法在位子上坐得住。他們大概坐個半小時就開始東跑跑、西跑跑,或者舉手一直叫老師老師的,出現很多很多秩序性的問題。
但是隨著人們漸漸成長,就比較有自我控制能力,比較能夠在位子上坐久一點,我們知道現在這個時間點,動來動去、缺乏自我控制的表現是不適當的,我們的大腦會抑制這種活蹦亂跳、跑來跑去、離開座位等等的衝動行為;漸漸地,我們就能展現出比較高的自制能力,而自制能力,又跟我們的情緒控管有非常高的關聯性。
人類在社會適應的過程中,會漸漸地學習到在互動、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情緒是需要控制的。我們透過不少次的人際衝突學習到情緒控制的方法,而大腦的前額葉也能協助我們進行情緒控制的管理,大腦的前額葉發展越好,我們的情緒、行為也就獲得越好的控管,就會遠離衝動型犯罪或者是衝動情緒下所引致的暴力溝通,所以自我控制一直以來都是犯罪學者非常推崇、強調的一個自我煞車功能。
人類其實蠻有趣的,除了這種內建的犯罪自我煞車功能之外,其實我們依然非常仰賴環境帶給我們的牽絆或阻礙,阻礙換個角度來說,也成為我們避免犯罪的門檻,就像剛剛提到的,如果我問聽眾朋友們:「你們會不會犯罪?」可能很多聽眾朋友都會覺得不會。
如果按照犯罪的現實狀況來說,其實,犯罪是一個一本萬利的事情(這裡我不是要你們趕快去犯罪,我沒有慫恿犯罪的意圖喔)。
仔細想想看,如果我們今天按部就班乖乖地領薪水、好好地工作,一個月領到的薪水假設有年薪百萬,(年薪百萬聽起來很開心,但是你要花一年才能賺得到);如果你今天拿著一個犯罪工具跑到銀行去,而這家銀行又剛好欠缺監視器也沒有管理人員,整個櫃台空空如也,你順手就拿到櫃檯上一百萬的現金,然後大搖大擺地走了,沒有人記錄、沒有人知道。你想想看,這個動作可能讓你在幾秒鐘之內就擁有一百萬,而不是花了一年辛苦工作才有一百萬,所以犯罪現場的實況一直以來都是引人入勝的。
因此,犯罪對於犯罪人在犯罪當下,其實是一個一本萬利、非常容易讓他達成心願的行為,所以這時候社會上就必須有一些煞車、門檻的功能。這時候有兩位重要的學者Hirschi跟Gottfredson,他們提出另外一個控制的觀點,除了剛剛大腦內鍵的踩煞車功能之外,「社會能不能夠給一個人控制的功能」。
這時候他們就提到「社會鍵- social bond」的理論與概念。

四種社會鍵為你踩煞車:依附、信仰、奉獻、參與

什麼叫「社會鍵」呢?Hirschi跟Gottfredson提出了四種社會鍵。這四種社會鍵分別是「依附」、「信仰」、「奉獻」以及「參與」。
我們先來說說看什麼叫做「依附」。「依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連結,如果我們今天做了犯罪行為,一旦被捕獲、檢舉、查獲,就必須接受處罰,我們可能要面臨的是社會地位的改變甚至收監的危機,這時候很有可能就要跟平常依附著的人際關係分開,或者我們要飽嚐背叛這些人際關係的痛苦,他們也會覺得:「唉呀!你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呢?真是太令我心寒、太令我難過了!」
在監獄的實務接觸裡,我們也發現到很多收容人,他們覺得一生中最對不起的人倒不是犯罪被害者,而是自己的家人。這些收容人他們會覺得自己一時衝動下所犯下的罪行,連累了家人,而覺得非常難過,所以,第一個依附就是指在正常社會生活情況下,與我們維繫著親密連結的這些人際關係。
透過犯罪學家的研究,我們發現,這種依附關係中抑制犯罪力量最大的其實是來自於穩定的伴侶關係,通常一個擁有穩定家庭關係的人,相對來說,犯罪情況比較不那麼嚴重,因為他會發現我要保護家人、不能讓家人蒙羞,就是這樣一個穩定的「依附」關係。另一個是穩定的「親賴」關係,通常包含父母、小孩。我們發現在監獄內部的收容人,他們最掛心的除了自己的另一半之外,很多時候都是媽媽或者是自己的小孩,這樣依附關係的牽絆就像一把鎖鏈,把我們鎖在一個比較安全的情境、讓我們慢慢在往犯罪走的過程中想到:「如果我做了這件事情會對不起爸媽、對不起家人、對不起小孩,那我還是不要做好了。」這是第一個外在控制。
第二個提到的是「信仰」,這種「信仰」來自於對於社會規範的內化。比方說在臺灣我們都知道有一個重要的「信仰」,當然這個「信仰」不見得是很正確的,比方說搭捷運時,左邊都會空出來讓趕時間的朋友先走,或者在捷運上博愛座就會空著不坐。就像我今天搭捷運來這邊錄音的時候,明明有個博愛座在那,還是覺得不好意思坐下去,這些就是規範的內化,為了要符合這個社會的期許或規定,我們要內化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這樣的「信仰」就會讓我們漸漸遠離社會所不允許的行為,好比犯罪行為,這就叫做「信仰」。
第三個叫做「奉獻」。「奉獻」這件事情其實滿有趣的,人類為了維持社會的團體生活,我們必須要「奉獻」出自己非常多的成本。舉個例子來說,為了要在社會中好好生存下來,必須要工作。工作就「奉獻」了自己的時間,在工作中「奉獻」出越多的時間跟精力,獲得成果之後就可以晉升、得到更多報酬,而晉升與報酬又帶來更高的奉獻與需求,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勞力與精力。
這樣的「奉獻」會讓我們產生恐懼:如果我做了犯罪行為,這樣一來,奉獻將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這種感覺會對於需要多層次或高智慧性的組織犯罪、高科技犯罪具有阻斷的效果,因為他會發現如果我再繼續深入下去的話,很有可能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化為泡影,我對於社會的「奉獻」,以及我在社會上所得到的成果將會一夕之間消失,而這樣的害怕跟恐懼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或者是讓我們遠離犯罪。
最後一個提到的叫做「參與」,這裡談到的是「對於社會活動的奉獻」。各位思考一下,什麼叫做社會活動的奉獻?
一般聽眾朋友們早上六、七點需要起床,七、八點眼睛睜開,想著九點上班,然後上班都在公司裡面或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直到下午五、六點下班,下班了吃個飯到回家休息,中間這段時間可能有一、兩個小時或兩、三個小時。這時候犯罪學家就發現,人們在公餘時間社會參與很大部分會決定犯罪的走向,怎麼說呢?
如果說,人們在閒暇之餘從事的休閒活動是正當的,比方說爬山、去健身房運動或者約三五好友大家一起吃個飯,這樣的狀況當然就遠離了犯罪;但是在公忙之餘,趕快跑去地下賭場賭錢或是接近藥物、毒品,找機會抽根菸(不能抽的菸)或是違法的小聚等等。
當這樣子的社會參與發生時,犯罪現象就會惡化,所以Hirschi跟Gottfredson提出「依附」、「信仰」、「奉獻」跟「參與」,社會對個人使用了這四種社會鍵來鍊住我們,讓我們不要往犯罪的方向走。這樣的外在控制,再搭配大腦內建的自我控制功能,當然就能夠讓我們漸漸離開犯罪的誘惑!

物理環境如何隔絕犯罪:破窗理論與都市治理

那麼,物理環境能不能再協助我們更多什麼,讓我們更遠離犯罪或是犯罪被害的可能呢?
這時候,有一個稱為「環境犯罪論」的觀點,這種觀點完全把人的因素抽離開來,希望建立一個從物理空間來看安全、安心的社會環境,這種安全、安心的社會環境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破窗理論」。
「破窗理論」是什麼?各位聽友們應該有聽過,但我們今天再仔細跟各位說明,所謂的「破窗理論」是指,如果有一棟建築物它被打破了一扇窗戶,會讓路過的人覺得:「欸,這個地方怎麼窗戶破掉了?這是沒人管的。」這時候大家可能就會再拿起石頭敲破另一扇窗戶,或者窗戶既然破了,我就再往裡面丟一些垃圾,丟了垃圾反正裡面髒兮兮的;搞不好菸蒂往裡面丟不小心引燃垃圾,這棟樓可能就發生火警,火警之後,整個樓被燻地烏漆抹黑的,更沒有人進入了以後,這個地方就變成我們經常聽到的地方上的治安毒瘤。
所以「破窗理論」很重要的論點就是:當一個地方出現髒亂或缺乏管理時,它就給予犯罪人一個想法,什麼想法呢?嗯,這個地方沒有人管、這個地方似乎是沒有管事的人,那我是不是可以溜到裡面去做一些不好的勾當或做一些不好的事情。
的確,很多犯罪現場都是在遠離人居的地方,像是山林裡面或是一些監視比較少的地方,也就是「破窗理論」。換個邏輯來看,如果我們把整個建築物的外觀都弄得乾乾淨淨、美輪美奐的,都讓人家覺得這是一個有管理的環境時,犯罪現象就會減少很多,這一種就是從物理環境的監控來提升的犯罪防治的理念。
這邊有幾個非常重要的都市治理經驗可以分享。在「破窗理論」中,最著名的就是紐約地下鐵,我想各位聽眾朋友們,可能有很多人去過紐約,也搭過紐約的地下鐵。其實紐約在距今三、四十年前,它的治安是處於惡化的狀態,很多人都覺得到紐約搭地下鐵的危險性,遠高於到中東戰場打一場仗,很多人都很擔心很多不好的人事物在這裡出現,比方說流浪漢、地面髒汙、廣告燈箱被破壞。
這時候,紐約市前市長Giuliani就提出一個從「破窗理論」來的微小治理計畫,它要求紐約地下鐵公司對於紐約地下鐵環境進行整頓:在地上的口香糖屑要把它鏟起來、破掉的燈箱或是一閃一閃的日光燈管要在一小時內更新,對於曾經被打破的窗戶或是積滿灰塵的地方要打掃。其實這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警察人力,只要被公衛或是環境整潔注意好即可,再透過強力宣導對於地下鐵環境的維持。
很意外地,紐約的地下鐵變乾淨了,變乾淨之後沒想到犯罪現象就降低了,而從地下鐵變乾淨後,大家也漸漸地發現街頭一些微小犯罪現象也跟著消失,紐約的街頭越來越安全,因為大家覺得這個城市是under controlled的、是在一個被控制的情況之下持續運行的。
同樣在臺灣也有非常多類似的現象,像是臺北的捷運就非常地乾淨,一直以來保持著窗明几淨的感覺,所以人們在捷運裡面總是非常安心,也不會有可能會在捷運上陷入危險的想法。當然臺北捷運殺人事件發生之後,顯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過了一段時間的沉澱,我相信現在捷運給人的安全、有秩序性的感受還是獲得大家一致的肯定。這樣透過物理環境監控所帶來的犯罪上面的改善,也就是犯罪防治的效果,其實是非常值得都市設計學者或是在管理的師長們多做一些思考的。
最後,要跟各位分享的理論,是我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個說法叫做「犯罪的理性抉擇模式」。

犯罪是理性還是非理性?答案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

什麼叫做「理性抉擇模式」呢?就是指犯罪者他在犯罪的時候,到底是衝動的還是理性的?其實這個講法非常的弔詭,我漸漸參加一些鑑定工作或是瞭解犯罪人他們的想法,以進行研究等等。
然後我發現:犯罪人在犯罪當下,絕大部分的犯罪人其實是蠻理性地從事他的犯罪行為。他們是這麼告訴我的:「老師,我跟你說,我做這件事情花了錢,比方買了刀子,但是我把我最痛恨的那個人幹掉了,你看這划不划算! 」這些我們叫做他們的「理性抉擇」、「風險抉擇模型」。這個模型是建立在這些犯罪人的大腦裡面,他會覺得:反正我投入一點點的成本,獲得的成果如果收益夠大,那我就去從事犯罪行為。
舉個例子來說,今天我只是蓋個印章,我就有一大筆賄賂的款項進到戶頭裡,而且又不會被抓到。重點在最後一句話,而且如果被抓到的風險成本又非常低的話,那我為什麼不去做這個犯罪行為呢?所以換個角度來說,這也是很重要抑制犯罪的功能,也就是提升犯罪的成本。
當犯罪成本越拉越高(成本包含使用的工具、被檢舉查獲),高過犯罪收益的時候,很多犯罪現象就會變得不划算,就會讓人決定還是乖乖地奉公守法吧。奉公守法的成本比較低一點的情況下,雖然收益可能不見得那麼快速,但是相對來講所付出的成本比較低。
各位聽眾朋友,第七集和第八集探討的犯罪社會學是一個巨觀的現象,探討的是為什麼人們會犯罪或不犯罪,搭配前幾集犯罪心理學的內容,這種從微觀的觀點探討個人個案的犯罪行為、動機以及目的,我想這兩個部份就搭配完成了一個非常完整的犯罪學理論。
各位聽眾朋友們可能會覺得犯罪學理論好像借用很多心理學跟社會學的觀點,的確沒有錯,其實犯罪學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應用人類行為學科的科學,所以透過兩集的節目讓各位非常清楚地知道了這樣的一個應用方向,謝謝聽眾朋友們跟我們一起瞭解了犯罪社會學,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想聽更多聲音節目?

2019年十月鏡週刊推出全新語音網站《鏡好聽》,內有更多新頻道「記者手札」、「新聞幕後,記者說」、「知識好好玩」、「鏡文學」、「鏡文化為你朗讀」,讓我們的聲音,陪你度過各個你通勤、跑步、洗碗的零碎時間。最多獨家更新內容只在:voice.mirrorfiction.com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