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3.03.14 12:56 臺北時間

順應全球戰爭!中科院展示數款研發中無人機 「台版彈簧刀」首曝光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圖)主持「軍用軍規」無人機研發成果記者會。
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圖)主持「軍用軍規」無人機研發成果記者會。
烏俄戰爭至今持續1年多,多型無人機在戰場上屢屢建功;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今(14日)特別在台中航空對外展示我國「軍用軍規」無人機研發成果,包含9款已量產和研發中的偵蒐與攻擊無人機,其中號稱「台版彈簧刀」的巡飛彈無人機、紅雀二、三型無人機為首度亮相。
國軍順應全球戰爭趨勢,積極建構不對稱戰力,並依據敵情成脅、作戰任務需要,軍用無人機區分為「軍用商規」與「軍用軍規」2類發展,其中「軍用商規無人機」運用民間現有技術能量生產製造,中科院協助國軍執行測試驗證與技術詢工作。
「軍用軍規無人機」則由中科院規劃、研發與產製,並擴大產業釋商方式執行;今天的活動是針對中科院「軍用軍規」量產及研發中的各型無人機,在「已量產」的無人機分別有海上戰術偵搜大隊的配置的銳鳶一型無人機、海軍陸戰隊單兵使用的紅雀二型無人機、陸軍聯兵營偵搜排使用的戰術近程無人機以及空軍已接裝的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等4款。
中科院今天展示「軍用軍規」量產及研發中的各型無人機。
紅雀三型無人機比起紅雀二型多了2個多軸馬達,可垂直起降,便於攜行等操作;除了執行情監偵與目標定位任務,性能比紅雀二型導控距離從10公里以上增加到30公里以上,滯空時間仍是1小時以上,可酬載紅外線熱像儀(EO/IR)裝備與雷射測。
另外,同樣首次亮相,號稱「台版彈簧刀」的巡飛彈攻擊無人機,特點為導控距離在10公里以上,滯空時間15分鐘以上,可酬載紅外線熱像儀(EO/IR)裝備,具有高爆彈頭;單兵可攜行精準打擊,可用於攻擊高威脅與高價值的人與車等目標。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