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7 08:58 臺北時間

【社會安全網專題1】孩子,你還好嗎? 社會安全網及時發現受虐兒

受虐兒是家暴案件中的弱勢者,尤其學齡前幼兒受暴最難被發現。
受虐兒是家暴案件中的弱勢者,尤其學齡前幼兒受暴最難被發現。
在家暴案件中受虐兒童通常最弱勢,孩子不懂得求救,學齡兒童尚可透過學校師長通報,學齡前幼兒受暴最難被發現。
生長在單親家庭的小恩(化名),因媽媽兼職2、3份工作,將3歲的他託付給好友照顧,沒想到友人卻不時虐打小恩,媽媽雖看到孩子身上有傷,也知道可能是友人所為,但卻因無力照顧,只能默默忍受孩子被如此對待,直到被鄰居通報後,家防中心兒少保護社工介入並將小恩安置。「小恩被施暴至少3、4年,內心的痛沒辦法講,這樣的孩子對媽媽也有怒氣。」小恩現在9歲了,社工督導黃雅郡評估家庭環境、條件和照顧者親職能力等各面向,認為現階段的家庭狀況仍不適合讓小恩回到媽媽身邊,「在孩子安置期間,我們會主動安排會面探視,過程中除了觀察孩子與父母的互動外,也會觀察父母的親職能力有沒有提升。如果孩子的狀況穩定,就會開始進行漸進式返家,我們最終還是希望孩子能夠返回原本的家庭。」
兒少保護案件中的「監護個案」,可能是受暴、被父母遺棄、或是監護不周,而改由政府監護的兒少。13歲的庭庭(化名),媽媽是吸毒犯,出生就被遺棄,從小在機構中長大,逃離機構、偷竊、被保護管束,短短十幾年的人生,已經有20多件的偷竊案件,「這樣的案件很難處理,在孩子的生命歷程裡,沒有父母或是重要他人教他該怎麼做,所以對於孩子而言,能協助他在生命中找到一個重要他人,並成為他生命中的一盞燈,是很重要的。」
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專線組,提供危機處遇、派案轉介及線上諮詢。

構築兒少防護網

兒少虐待個案服務需要多元專業間相互合作及協助,透過各地方政府的社會局(處)、家防中心、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警政系統、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共同合作,以提升兒少保護工作的服務效能。因此,在社會安全網2.0的架構下,各地方政府的家防中心不再單打獨鬥,而是結合鄰里長、學校、警察機關等,網絡間緊密聯繫,再加上民眾對家暴及兒少虐待事件的敏感度及防治意識提高,構築起更完善的兒少防護網,讓受虐兒少更及早被發現!
此外,黃雅郡分享,「像在臺北市家防中心有24小時通報專線,並配合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社工與醫師透過網絡聯繫,即時檢視受虐兒少傷勢,保護兒少的人身安全。」
兒少保社工須有比別人更深的敏感度,細心觀察出家庭複雜端倪,即時發現受虐個案。(照片提供:黃雅郡)
衛生福利部自107年開始補助辦理「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中心整合計畫」,全臺目前共計成立11間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且各地方政府都有與各該中心訂定「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合作實施計畫」,當兒少疑似有受虐的情事發生時,透過社政、醫療及檢警單位共同合作,讓專業的醫療團隊能及時進行傷勢診斷、研判及提供診療服務,以維護兒少虐待個案的人身安全。

以家庭為中心維護兒少的成長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統計,家內兒少保護案件受虐類型以「身體不當對待」為大宗(佔64%),其次為疏忽(佔17%),而多數為體罰管教事件。
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組成專業團隊協助兒少虐待案件進行傷勢研判分析。(照片提供:臺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
面對孩子有特殊的身心發展議題,父母可能因為缺乏管教技巧、個人的生命經驗,而不知該如何陪伴、帶養孩子,在無相關服務及資源提供下,父母可能急於讓孩子立即聽話、順從,而可能在慣性或情緒暴怒下,對孩子有責打、辱罵的情形。長期下來孩子也容易缺乏自信、情緒低落,或是行為模仿,用暴力的行為模式來因應問題解決,並進而影響到孩子與父母間的依附關係,因此,當兒少保護社工遇到這類案件時,就必須連結教育輔導、醫療諮詢等社安網絡的夥伴,共同處理親子間的問題。
擔任成人保護社工15年的黃雅郡督導,轉任兒少保護社工1年多,她觀察許多受虐兒少家庭關係複雜,親子間的情感糾葛必須小心處置。當兒少保護社工介入這類案件時要須放慢腳步、細心觀察,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時,也會運用「創傷知情」的概念,仔細觀察,了解孩子行為問題背後的成因,才能更理解孩子的需求。有時,受虐兒少的相對人也需要幫助,因此政府推動「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及「家庭暴力相對人服務方案」等,透過跨專業、以家庭為中心的共同服務,才能維護兒少安全的成長。
衛福部廣告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