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4.02.03 05:58 臺北時間

【產業前鋒】從軍規走向民用 台廠兵分二路搶無人艇大餅

烏俄戰爭開戰以來,烏克蘭透過無人艇摧毀27艘俄軍艦艇,讓全球注意到這項海事不對稱作戰新利器。(翻攝維基百科)
烏俄戰爭開戰以來,烏克蘭透過無人艇摧毀27艘俄軍艦艇,讓全球注意到這項海事不對稱作戰新利器。(翻攝維基百科)
烏俄戰爭開戰以來,烏克蘭透過無人艇摧毀27艘俄軍艦艇,讓全球注意到這項海戰新型利器。根據本刊調查,隨著台海緊張關係升溫,政府也積極推動水下無人載具自主化,主打不對稱作戰;除此之外,離岸風電運維也為水下無人載具帶來新應用。北台灣最大民間造船廠龍德、無人機廠商雷虎、老螺絲廠轉型的玉豐海科、新創貫閎科技均企圖跟上這波新浪潮,兵分兩路各自在軍、民2大市場開疆闢土。
天剛破曉,平靜無波的克里米亞港口停泊了幾艘俄羅斯黑海艦隊軍船,突然間浪花迸炸,巨大聲響劃破天際,只見2艘小型登陸艦瞬間冒出火堆,接著船身進水、傾斜,慢慢沉入海中。
這是烏克蘭軍隊趁著黑夜,在距離敵方600公里處,以高科技遠端操控一艘承載450公斤炸藥的無人艇,做出自殺式襲擊;據了解,由於充分發揮以小搏大的作戰效果,接下來,烏克蘭還有一款長達6公尺、名為「馬里奇卡」(Marichka)的水下無人機正加緊測試,它可在深水下運作,更難被發現,傷害力也更強。

作戰新能量 門檻相對高

無人載具引發的不對稱作戰方式,不僅在烏俄戰場受矚目,就連軍力領先的美國,近期也在波斯灣海域進行「魔鬼魚」無人艇的實彈演練。「無人機是世界各國陸海空作戰的新能量,除了空中,水下也是部署重點,連台灣都不例外。」剛參加完「2023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簡稱:航太展)的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向本刊提出他的第一手觀察。
20240123ind006
無人機一直是世界各國陸海空作戰的新能量,除了空中,水下也是部署重點,台灣也不例外。圖為2023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覽會。
面對兩岸關係緊張,在這次航太展中,除了空中無人機受矚目外,水面與水下無人載具(無人艇)也備受關注。「其實水下無人載具早已發展數十年,依不同特性有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自主式水下滑翔機(AUG)與自主式水下無人載具(AUV)3種主流。」金屬中心海洋科技產業創新服務處長陳維德向本刊分析。
雖然都是無人機,但陳維德以慎重口吻說,製造水下無人機的門檻極高,因為水下環境複雜、需高度隱密性,且有多重介質干擾等因素,操作時還要克服水流、避障、纏繞等問題,因此得具備精準的定位與通訊能力。

國防供應鏈 龍德已打入

「為了能精確定位,國外開發商會在水下布置很多定位系統,所以並非只把載具造出來如此簡單!」熊治民分析,空中無人機通訊多半透過無線電或雷達即可完成,但電波在水下很難傳達,通常是透過聲納來傳導,這是一種利用聲波原理的設計,需靠時間累積經驗,連歐美國家都是歷經十幾、二十幾年努力才逐漸成熟。
雖然開發不易,但隨著國艦國造政策啟動,加上水下無人載具自主化已受官方支持,業者認為,一旦封閉的國防供應鏈,能讓有意願的民間業者加入,無論能否獲取軍用訂單,只要開發過程符合嚴格的軍規測試要求,等同替業者在商用市場打下技術基底。
20240123ind006
中科院研製台灣第一個多用途水下無人載具—慧龍專案,船體委由龍德造船負責,一舉打開過去封閉的國防供應鏈。中為龍德造船董事長黃守真。
本刊調查,中科院從2019年就開始為軍方研製台灣第一個多用途水下無人載具—慧龍專案,並將船體建造委由龍德造船負責。儘管龍德不願對本刊透露此專案最新進展,但董事長黃守真在今年初公司上市時,就不只一次對外重申,水下無人載具將是公司的發展重點,甚至不只在船體,未來還將整合國內資通訊業者發展水下導航技術,提升附加價值。

雷虎謀通吃 同步攻海空

龍德之外,近年布局空中無人機有成的雷虎科技,在此次航太展發表自主研發的水下無人潛艇海狼號與水面無人艇海鯊號,打算通吃空中與水下市場。
「人在水下的視野有限,6、7年前我們就針對娛樂用開發水下潛水艇,也開發過氣象監測用ROV產品,對水下世界,我們並不陌生。」談到跨足水下無人載具的動機,雷虎董事長陳冠如向本刊解釋這並非憑空出世,而是藉著早期的經驗基礎,才會陸續將偵測系統、動力系統甚至作戰系統納入開發範圍。「在水下潛艇的研發上,公司已具備多軸推進功能,也備妥六個不同維度空間的轉軸開發,光在偵測系統就有強大競爭力。」陳冠如自豪地說。
20240123ind006
雷虎科技於2023航太展發表自主研發水下無人潛艇海狼號,企圖通吃空中與水下無人機市場。圖為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
「一旦完成軍規測試,如同通過國家級考試,未來將更有能力進入其他產業。」陳冠如表示,水下無人載具從軍規走向民用優勢大,其中一個新藍海,就是台灣離岸風電運維商機。
陳冠如透露,海狼號已進駐高雄金屬中心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透過國家級水下載具研究場域,可望加速國防海巡相關驗證;每週並派團隊前往中心所搭建、模擬台灣離岸風場的國際級深水池熟悉操作,希望連同公司的空中無人機,一起擔綱離岸風機從葉片到基樁的運維。

玉豐轉民用 外銷俄日英

值得注意的是,比雷虎起步還要更早、在國內已經有2座商轉離岸風場(Formosa1、Formosa2)投入運維的玉豐海科,就是在ROV從軍用轉民用成功落地的案例。
「ROV七成用於能源相關產業,不需纜線的AUV與AUG因為自主性較高,有9成用於軍事。」玉豐海科總經理張乃仁告訴本刊:「為讓父親創立四十多年的老螺絲廠轉型,2008年決定投入ROV產品開發,過去這塊都由歐美主導,但除了聲納、浮材外,舉凡馬達、推進器、防水接頭、水下攝影機等,台灣並非沒有能力。唯一要克服的是水下訊號太多,如何做到防水、防鏽不受干擾等要求。」
20240123ind006
水下無人載具從軍規走向民用優勢大,玉豐海科開發出國內第一個9成自製率的ROV,已投入國內離岸風場運維。中為玉豐海科總經理張乃仁。
經過4年多研究,玉豐海科開發出國內第一個9成自製率的ROV,透過參展拓展外銷,「201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讓我們業務有重大突破。」張乃仁透露,當時俄羅斯原本要買瑞典SAAB的ROV系統,因瑞典被限制不能出口,在展場注意到玉豐海科,決定採購2台在軍港巡檢用,儘管不是軍武目的,卻也幫忙打通商業應用的任督二脈,後又銷售到土耳其、日本與英國。
20240123ind006
台灣積極推動離岸風電,未來有長達20年以上的運維需求,成為台廠投入水下無人載具一致看好的市場。(翻攝C-Ventus官網)
看到台灣積極推動離岸風電,未來有長達20年以上的風場運維需求,更讓張乃仁見獵心喜,憑著在國外多年的實務經驗,積極搶食風場運維商機。看來在無人艇國艦國造,以及離岸風場運維二大商機支持下,水下無人載具大餅又將成為台廠的囊中物。
20240123ind006
更新時間|2024.02.03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