魩仔魚
- 美食旅遊
【條通的孤獨美食家3】原民風吹進日料 「和蒔」用炭火割烹抓住日客的心
800度高溫、燒得通紅的備長炭,油花豐美的野生紅魽魚肚貼上瞬間,呲呲的白煙竄起,在表面烙出焦痕,我沒什麼同情心,因為這是好吃的聲音。「和蒔炭火割烹」主廚卓文仁接著用手指捏起一撮粉末,細細灑上,「這是我用昆布高湯加入台南日曬鹽手炒出來的自製昆布鹽。」鹹鮮交融炭香,嘴裡留下悠長的海味甘甜。
- 時事
「魩仔魚安心吃」 農委會臉書冷知識惹議急滅火
不少民眾愛吃魩仔魚,但並不清楚魩仔魚到底是什麼魚,農委會日前在臉書澄清非各種魚類的幼苗,回應網友稱「魚友適量捕撈,民眾就可安心吃」,引發網友質疑,今日臉書小編緊急滅火,除提出更具體的漁獲細節,並解釋是傳遞冷知識,而非提倡一起吃。
- 時事
【媽媽嘴案】謀財害2命3度判死 謝依涵為魩仔魚請命
八里媽媽嘴雙屍命案主嫌謝依涵,今年初更二審改判無期徒刑,但犯罪手段凶殘,仍讓被害家屬無法原諒。在台北女子看守所已關押近4年,最近卻傳出謝依涵覺得看守所早餐吃魩仔魚粥太殘忍,一口就會殘害許多小生命,因此寫信向看守所投訴,要求別再煮這道菜了,由於這和她狠殺兩老奪財害命的反差太大,連獄友都大感詫異。
- 時事
【媽媽嘴案】謝依涵關4年 最愛吃的監所美食是這個
除了替魩仔魚請命外,謝依涵還為所方提供的麵包早餐,第二次提筆寫下意見投書。據獄友轉述,謝依涵很喜歡吃麵包,認為女所自製的草莓夾心、波羅、火腿或肉鬆等麵包都很好吃,希望早餐能增加麵包次數,不過,由於女所麵包用料實在、成本較高,女所仍維持一週只提供一次麵包,謝依涵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 時事
【媽媽嘴案】謝依涵真的有悔意嗎?臨床心理師這麼說
對於謝依涵為魩仔魚請命,與殘殺二老行為極度反差,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黃天豪認為,人是有情緒的動物,謝依涵的狀況有很多種可能,也許是假裝的,但也有可能是真的,其中涉及的外在因素,包括人際關係、群體互動或制度誘因,內在因素則牽涉心理輔導。
- 時事
【媽媽嘴案】魩仔魚真的不能吃嗎?專家告訴你
魩仔魚能不能吃?正反意見都有。台灣的漁獲量從1977年開始下降,有漁民懷疑與魩仔魚濫捕有關,有學者建議,為了維護海洋生態,應該禁止捕撈魩仔魚,不過,《公視》曾製作節目,討論魩仔魚到底可不可以吃?受訪學者認為透過有效管制捕捉,魩仔魚還是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