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6.10 13:15 臺北時間

【全文】改變韓國影壇乏味模式 姜帝圭促使企業錢潮湧向電影

【全文】改變韓國影壇乏味模式 姜帝圭促使企業錢潮湧向電影
韓國導演姜帝圭憑藉《銀杏樹床》《魚》《太極旗—生死兄弟》3部自編自導的電影,贏得商業與藝術的成功,並獲得「改變韓國影壇模式」的高度評價。
在電影產業工作逾30年,姜帝圭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賣座電影最重要的是「情感核心價值」。他對歷史改編題材情有獨鍾,電影屢創票房佳績,但他強調必須對歷史的真實性存疑:「文獻或書籍的作者,多少會加入個人意見。改編時我也會加入主觀看法,仔細思考以哪個人物、什麼視角來說故事。」
小時候沒想過要拍電影,因為父親熱愛攝影,中學時某天偶然拿起父親的相機,就這樣改變我的命運!」
姜帝圭不但開創韓國電影文藝復興先河,更被視為韓國電影崛起的轉捩點之一。
韓國電影發展史中,「姜帝圭」是個關鍵人物。1999年他執導的電影《魚》,在韓國締造660萬觀影人次,超越《鐵達尼號》的417萬,不但開創韓國電影文藝復興先河,更被視為韓國電影崛起的轉捩點之一,促使韓國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振興本土電影。
拍片逾30年,姜帝圭只拍過五部劇情長片,即使題材多涉及南北韓關係與戰爭,但真正想彰顯的是人性光明面。作品充滿正能量,可是青春期時的他卻苦悶的每天思索:為什麼存在?為什麼活著?活著為什麼這麼困難?
「覺得這世界很不美麗時,拿起爸爸的相機,從觀景窗看到的景物突然給我很大的衝擊。我雙眼看到的是充滿恐懼的世界,但透過鏡頭,卻覺得世界是美好的。如此新鮮的視角和差異,成為我日後接觸電影的契機!」
姜帝圭以自編自導的電影《太極旗—生死兄弟》,在商業與藝術取得成功,促使韓國企業投入大量資金振興本土電影。(翻攝自Daum網站)
1984年姜帝圭從中央大學電影系畢業,決定先投入編劇工作。當時的軍政權獨裁總統全斗煥唯恐人民關注政治,故而實施3S政策,密集發展運動(Sports)、影視(Screen)及情色(Sex)產業,「他要人民將過多的荷爾蒙用到這方面,以至於大銀幕充斥情色電影。當時獲准拍電影的公司只有20家,且都得拍政府指定的題材。」
80年代韓國電影單調乏味,身為電影人的姜帝圭渴望能製作各類型電影,「所以我透過寫劇本嘗試不同題材,做為當導演的準備功課。」先後寫出政治、恐怖分子、青春校園、黑色電影等各類型的劇本,《誰見過龍的腳爪》獲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編劇後,更讓他聲名鵲起。
姜帝圭認為,韓國拿下1988年奧運主辦權,是促使韓國電影解放並邁向興盛的主因。政府大開民主之門,修改法令讓人民自由拍片,電影相關科系學生及留學生返國相繼投入電影市場:「這些新生代為韓國電影注入活水,也讓韓國電影開始活躍。」
受中國「2014大師微電影」之邀拍攝的短片《戀慕》,以小清新的愛情包裹嚴肅催淚的南北韓題材。(翻攝自Daum網站)
首部自編自導的奇幻愛情電影《銀杏樹床》,不僅讓韓國電影圈大開眼界,總投報率更高達30%。
儘管如此,姜帝圭卻直至1994年才初執導演筒,與金希澈合導《恐怖特級》。他說:「過去韓國恐怖電影中,清一色都以鄉野傳說為題,鬼的形象都是長髮白衣、滿臉是血,發出『嗚嗚嗚』嚇人的聲音,這部由數個短片集合成的長片,挑戰都市生活的心理恐怖驚悚,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嘗試。」
隔年12月,韓國政府實施新制訂的《電影振興法》,將電影業歸為製造業,享有課稅優惠,此時姜帝圭自行向銀行貸款25億韓元(約新台幣七百萬元),拍攝首部自編自導的奇幻愛情電影《銀杏樹床》。該片前世今生、人鬼戀等題材,不僅讓韓國電影圈大開眼界,總投報率更高達30%,為他拿下大鐘電影獎新人導演。
與姜帝圭(右)合作《太極旗—生死兄弟》《登陸之日》2部電影,讓張東健(左)成功打開國際知名度。(Showbox提供)
《銀杏樹床》的成功,讓韓國開發銀行投資公司(KDB Capital Corp.)投資姜帝圭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5000萬元),拍攝南北韓諜報電影《魚》。片中媲美好萊塢的槍戰場面,是他引進美國特效技術,以實際攝製影像搭配電視台新聞資料畫面,並進口新型道具槍做音效,總票房高達3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自此打開韓國電影新局面。
《太極旗-生死兄弟》因劇情揭露政府殺害30萬所謂「赤色分子」的負面歷史,一度受國防部阻撓,要求刪掉敏感內容。
5年後姜帝圭自編自導的《太極旗—生死兄弟》,卻因劇情揭露政府抓學生充軍與軍隊殺害30萬所謂「赤色分子」的負面歷史,一度受國防部阻撓,要求刪掉敏感內容,並以支援槍枝、坦克等利誘,都遭他拒絕,導致籌資困難。
開拍前兩個月,姜帝圭將公司、個人財產、《魚》的獲利,加上借貸共籌到七十億韓元(約新台幣兩億元),「抱著就算被世人遺忘也要走到底的決心,先拍冬天的場面,剪成短片在坎城影展播放。沒想到反應熱烈,順利籌足15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4億5000萬元)製作費。」
以二次世界大戰為題材的《登陸之日》,在日本上映後,卻引發民眾質疑歷史考據失真,導致票房失利。左起姜帝圭、小田切讓、張東健、范冰冰。(東方IC)
《太極旗—生死兄弟》最終在韓國締造超過1100萬觀影人次、破新台幣20億元的驚人票房,讓姜帝圭成為當年韓國影史賣座冠軍導演。如何成功將歷史改編為電影?他直言必須考慮觀眾喜好,但個人觀點更重要:「仔細分析大家關心且想知道的真實歷史後,導演必須清楚:以什麼角度呈現故事,以及歷史事件的真偽,都要反覆檢視。」
近幾年《正義辯護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等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皆取得票房佳績,《屍速列車》《與神同行》更行銷全球一百多個國家,以至於出現不再需要韓國保護本土電影的銀幕配額制度(Screen Quota)的聲音,但姜帝圭認為:「銀幕配額制度保障獨立製片、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讓它們能在韓國電影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孫藝真(左)、陳柏霖(右)主演的《壞蛋必須死》,由姜帝圭與中國導演馮小剛共同監製。(翻攝自Daum網站)
姜帝圭一直以來的夢想,是將韓國電影國際化,即使以二次世界大戰為題的《登陸之日》票房失利,近年仍嘗試跨國合作:例如與馮小剛共同監製、由陳柏霖、孫藝真主演的《壞蛋必須死》,與優酷合作微電影《戀慕》。因他始終堅持以影片和觀眾溝通,「成功結合商業與藝術,製作有品味的商業片,是我生存的價值和使命。」
姜帝圭3月底應高雄電影館邀請舉辦座談會,活動結束後為熱情的粉絲簽名留念。

冠軍導演 姜帝圭

生日:1962年11月27日

學歷:中央大學電影系畢業

得獎紀錄:

  • 1991年《誰見過龍的腳爪》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編劇
  • 1996年《銀杏樹床》大鐘電影獎新人導演
  • 1999年《魚》青龍電影獎最佳導演、最賣座韓片/百想藝術大賞企劃獎、導演獎、最佳影片
  • 2004年《太極旗—生死兄弟》青龍電影獎最賣座韓片/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影片/亞太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