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6.26 06:19 臺北時間

【「史丹佛監獄實驗」(上)】知名心理實驗竟是騙人的?

1971年心理學家辛巴多主持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圖為實驗中擔任「獄警」的John Loftus站在被迫套上紙袋的「囚犯」後面。(東方IC)
1971年心理學家辛巴多主持的「史丹佛監獄實驗」。圖為實驗中擔任「獄警」的John Loftus站在被迫套上紙袋的「囚犯」後面。(東方IC)
「史丹佛監獄實驗」是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告訴了我們關於人性的簡單故事。
這個實驗安排參與者分別擔任「囚犯」和「獄警」的角色。不久之後,「獄警們」就會開始把「囚犯們」當成像真正的犯人般惡意對待。實驗告訴我們,人性之惡可能是環境因素造成。原本單純無辜的實驗者,一旦掌控了對他人的生殺大權,就可能會濫用這種權力。而陷入被支配宰制的情境時,人們將不得不順從,還可能被逼迫到心神喪失。
這個實驗被列入許多心理學概論的教科書裡,當作經典的案例。在電影、電視、書籍、甚至國會的聽證經常被引述作為論證依據。
不過網路媒體《Vox》的科學專欄作家瑞斯尼克(Brian Resnick)最近告訴我們,這項實驗錯得很嚴重。不只是實驗方法有倫理爭議或是數據不夠具體,而是這實驗內容涉及了不實欺騙。
根據當初主持這項實驗的心理學家辛巴多(Philip Zimbardo)當初未發表的紀錄、以及接受實驗者的訪問,有充分證據顯示當時扮演「獄警」的實驗者事先被指示要殘酷對待「囚犯」。甚至,實驗中一名「囚犯」因不堪虐待而崩潰尖叫也是配合實驗的演出效果。

辛巴多「史丹佛監獄實驗」檔案

1971年心理學家辛巴多所做的監獄實驗,如按照他的說法:「獄警並沒有接受『如何當獄警』的特殊指示或訓練。. . . 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如何進行在監獄裡維持法治、讓囚犯遵從的必要作為。」

不過,根據史丹佛大學的錄音檔案資料,實驗進行方式顯然與辛巴多的說法有出入。底下是Medium記者班布倫(Ben Blum)公布的部分實驗對話內容:

賈夫(扮演「典獄長」的辛巴多研究助手):大致而言你好像只是在幕後。這有一部分是我的錯. . . 不過我們真的希望你能更主動、更投入。因為獄警必須要知道,每個獄警都要像我們說的「強悍的獄警」。目前為止. . .

獄警(參與實驗者):我不夠強硬。

賈夫:沒錯。你必須想辦法更投入一點。

獄警:好吧。我本來不知道這回事。

賈夫:現在情況是這樣:我說強硬的意思是你必須態度堅定,必須有所行動。這對實驗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能不能模擬出像監獄一樣的情況,有很大部分就依賴獄警的表現。

一名當初扮「獄警」的受實驗者向記者透露:「我把它當做即興表演的練習」,「我認為我只是做研究人員希望我做的事。」
瑞斯尼克提到,對於「史丹佛監獄實驗」長期以來就有一些質疑的聲音。有人批評它是「學院裡的實境秀」,實驗本質是戲劇性的演繹而非嚴肅的科學。不過這次新資料的發現,再次引發了學界一些反彈。有心理學家認為應該停止「讚揚」這個研究,把這項實驗徹底從教科書裡刪除。
教科書裡該放什麼內容?事實上,不少經典的「精彩」心理實驗,如今看來虛偽不實、漏洞百出、且已經過時。放在心理學概論這類教科書裡,可能造成誤導、反科學的效果。
不管是在流行文化或是在學院研究裡,許多「科學知識」往往會受到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影響。創新研究和最新發現往往會受到受人矚目,但它們的結論多半需要經歷時間來修正和補強。
辛巴多的「史丹佛監獄實驗」並不是被質疑、推翻的唯一案例。科學專欄作家裴瑞(Gina Perry)最近揭露的另一個例子,是1950年代的「羅伯斯山洞」(Robbers Cave)實驗。這個實驗透過一群分成兩組的小男童參加露營活動,說明敵對的雙方可透過彼此的直接接觸而減少偏見。
如今人們發現,這個實驗是原先版本的實驗失敗之後,研究人員事後「重做」的結果,但是在研究論文中卻完全沒提到原先失敗的實驗:只發表有利於自己推論假說的研究數據,卻把不符合原本假設的實驗數據捨棄,這已犯了科學實驗的大忌。
裴瑞還揭露了另一個心理學早期「米爾格倫電擊實驗」(Milgram electroshock test)的重大缺失。在實驗裡,參與者接受權威人物的指令,對看不見的對象實施電擊。裴瑞的調查發現有些研究者未遵照實驗的程序,強制參與者執行他們希望達到的結果。
《實驗者》電影劇照,以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Stanley Milgram)的電擊實驗為主題,探討人服從權威為惡的可能性。(東方IC)
這個實驗最諷刺的部分,或許是實驗目的是研究人性的殘酷,而主持實驗者正是以強制的手段在操控實驗的參與者。
瑞斯尼克在《Vox》的文章中列舉了其他在心理學教科書裡,結果有爭議、經不起考驗的案例,像是:
  • 社會促發作用(social priming):人們讀和「老」相關的字(比如「養老院」)走路往往會變慢,這顯示想法和行動會微妙「促發」我們的大腦。
  • 面部反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光是運動嘴角肌肉微笑會讓人心情變愉快,這顯示我們的身體會通知大腦要感受什麼樣的情緒。
  • 刻板形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少數族裔或被社會敵意對待團體測驗成績較差是源自自身擔心成為刻板形象的焦慮。
  • 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認為意志力是有限的、可消耗殆盡的心智資源。
參考資料:Vox,Medium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