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18.08.16 08:00 臺北時間

【鏡評】金金併如何才能亮晶晶

顧立雄主動發起金融產業發展戰略,決策時點正是時候。
顧立雄主動發起金融產業發展戰略,決策時點正是時候。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顧立雄突然發功,擺脫過往金管會「只踩煞車、阻礙創新」的官僚習性,主動發起《金融發展行動方案》邀請業者共創新局,特別是銀行業與證券期貨業的四大推動方向與具體策略,都載明「增加整併誘因」,顧立雄鼓勵「金金併」的新聞,立刻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金管會在7月底邀集16家金控業者舉行合併公聽會,間隔不到2週的8月3日,顧立雄又親自主持舉行「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宣導說明會」,把金控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數叫來「雙向溝通」,重點包括金金併、純網銀,以及增加國際金融網絡,建構國際理財平台等議題。接著利用每週五連續邀請保險、證券期貨、以及金融科技業者座談。
顧立雄主動發起金融產業發展戰略,引導媒體聚焦金融合併議題,在時機的選擇上堪稱有利,台灣金融業經歷多年的谷底壓縮,過去一年由剝而復,展現回春的訊號。最具代表性的指標就是上市金融業指數,從去年8月的1112點,一路往上走高到今年6月初的1293點,一年之間漲幅高達16%。受惠於全球利率回升的大趨勢,高度倚賴存放利差的銀行與長期被低利率壓得抬不起頭的保險業,都重新獲得利差回升的生機,運用產業回春的契機,推動金融產業發展戰略,顧立雄的決策時點的確來得正是時候。
但是,金融業者「一朝被蛇咬」的陰影至今未除,主要就是17年前,當時的總統陳水扁任內發生的二次金改風波,藉著SARS後全球復甦的多頭趨勢,雖然創造了16家金融控股公司,達成金融產業整併、規模擴大的政策效益,卻也發生了史無前例的總統貪瀆案。
二次金改推動期間,金控老闆跑到總統官邸做菜、行李箱內裝滿現鈔送至指定保險箱、甚至接近層峰的人士藉著金融合併炒作股票的醜聞,成了洗刷不去的惡名。而金管會首當其衝,從2004年7月首任主委龔照勝至今,14年間經歷了13任主委,有的吃上官司,有的一身罵名,業者對於金管會怨聲載道,信心盡失,整個產業停滯不前,與香港、新加坡、甚至大陸的實力距離越拉越大,一度高喊的亞太金融中心,成了虛幻可笑口號。
金融整併是世界主要國家發展金融產業,無可逃避的歷程,顧立雄的企圖心與勇氣值得肯定,但是我們也要提醒,金融購併必須堅守公司治理、透明決策的風險底線,必須堅持規模效益與服務升級的初衷,監理官員必須避免誘惑,堅拒裁判兼球員的道德風險,切忌主動亂點鴛鴦譜,更重要的是必須設定防火牆,嚴防政治黑手介入,顧立雄得攻守兼備,才能確保金金併發出亮晶晶的光芒。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