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2.04 06:14 臺北時間

【忌妒性歧視】反猶暴力四起 猶太人到底招誰惹誰?

匹茲堡猶太會所槍擊事件後,民眾持標語抗議白人恐怖主義。(東方IC)
匹茲堡猶太會所槍擊事件後,民眾持標語抗議白人恐怖主義。(東方IC)
1938年11月9日,德國各大城市的猶太人,遭到了納粹政府暗中策動的暴民攻擊,造成91人喪生,3萬人被關入集中營,德國全境幾乎沒有一間猶太教堂逃過暴民的搗毀和破壞,街頭四處散落著猶太商店被砸毀的玻璃碎片,映照出天上的月光。這一天被後人稱做「水晶之夜」,也是歷史上「反猶太主義」的濫觴。
整個歐洲在水晶之夜所流露對猶太人的仇視,終於在二次大戰期間全面爆發,導致600萬人猶太人在短短幾年間遭到了種族清洗。今年正逢水晶之夜80周年,歐洲各國領袖都對這場歷史悲劇做出深刻反省。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柏林一所猶太教堂發表紀念演說時表示,她找不到任何字眼來描述當年那場暴力事件;而在法國,總理愛德華菲利浦則是引用數據顯示法國境內對猶太人的攻擊事件,比去年暴增了69%,法國當局誓言動員警力加強警戒,防止種族暴力事件繼續升高。
而就在幾個月前,美國匹茲堡市才發生當地史上最慘的反猶太攻擊事件。一名46歲男子持槍大喊「猶太人必須死!」衝入猶太教堂裡瘋狂掃射,造成至少11人喪命。事發之後,除了重新掀起美國輿論對於本土恐怖主義的論戰,許多美國人也對仇視猶太人的心態在21世紀的今天依舊深埋社會角落,彷彿不定時炸彈一般隨時爆發,感到不可思議。針對這一點,有心理學家花費了長時間研究,試圖釐清猶太人到底為何常被視為寇讎,引來暴力相向。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Amy Cuddy在2008年與2位同儕共同提出所謂的「刻板印象模型」,把族群觀感區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溫度」,另一個是「能力」。「溫度」指的是族群之間的認同程度:一個群體若是被視為外來者、競爭者、非同路人,彼此關係就是「冷」的;相反地,某族群若被當作「同路人」,有相同的背景或利益,關係就是「熱」的。
而「能力」,則是泛指一般人對特定族群所擁有社經地位的刻板印象。根據這套理論,不難看出社會上的邊緣人(如吸毒者和街友)常被歸類在既缺乏「能力」又被「冷」處理的族群;而「老年人」則是關係「熱」絡,卻沒有「能力」的代表性群體;至於歐美國家中的猶太族群,在此模型中就是被視為「能力」強卻關係「冷」淡的一群人。
心理學家將歐美白人對猶太人的這種心態稱做「忌妒性歧視」,這種心態在社會安定,歌舞昇平時期,不會造成問題,然而一旦局勢動盪、或是有外來威脅逼近時,這些平時關係冷淡卻享有較高社經地位的族群,就會突然成為多數人的眼中釘,往往成為當權者推諉卸責的代罪羔羊,引發種族滅絕的人道悲劇。
資料來源: New York Times, BBC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