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2.01.03 11:59 臺北時間

【桃園誌】從桃園航向宇宙 開啟航空太空城時代

飛鼠號的衛星訊號接受站。(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提供)
飛鼠號的衛星訊號接受站。(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提供)
桃園推動智慧城市走在前端,悉心照護市民的生活起居,提升經濟效率之餘,也試圖為永續發展找到平衡。擁有機場優勢的桃園,實現「航空太空城」飛向宇宙,群體智慧的鏈結深化,相信就在不遠的未來。
探索,是人類從未停止過的本能,隨著航海、航空技術的進步,我們的足跡遍佈地球,而對於地球以外的「宇宙」,一直被視為人類下一個「大探索」的舞台。當全球都積極投入太空產業的熱潮,台灣身為世界的一份子當然不會缺席,而享有「航空城」美名的桃園,除了作為國門帶動台灣與世界的經貿、文化交流之餘,在引領台灣重要的太空發展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飛鼠號的1:1模型與福衛五號的小型模型。
2021年1月,由中央大學團隊研發的立方衛星「飛鼠號」,搭乘著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與來自各國共141枚衛星從美國順利發射升空,成為台灣首次參與大規模立方衛星發射活動。飛鼠號研發團隊的主要發起人、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起維談到,整項計畫的初衷原以研究小型衛星開發為主,但考量到發射衛星,以及在後續衛星通訊上的運用是太空產業中的重要趨勢,團隊決定將計畫目標擴大,從研發衛星到實際發射、建立衛星訊號接收站來掌控、觀測衛星動向,都由中央大學團隊一貫執行。
張起維根據衛星觀測介面進行解說。
張起維表示,「衛星發射任務雖是以太空科學為基礎,但在衛星開發面向,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從衛星所使用的材質選定、零組件製造、動力系統建構,再到架設衛星發射後的資訊系統,任務看似單純,實質上是結合各方專業才能完成。」也因為這樣,團隊也由一開始的4人,到後期增加至30多人。
憶起任務當時,張起維道出過程「充滿艱辛」,每個開發步驟都是靠成員們努力在期限內踩線達標。但藉由實際執行「做中學」,不只讓學生在進入產業前能有實作的機會,也讓台灣的太空研究獲得重大的突破與進展。「飛鼠號在發射22天後,雖因部分因素出現運作不穩定,並在發射後2個月進行最後一次通聯,但未來飛鼠號會以過去數據不斷改良,這條路上還有許多任務等著挑戰。」
搭載衛星太陽能電力系統使用的面板。
中央大學2021年9月與桃園市政府簽署合作意向書,藉由在地產業整合,搭配航太人才的培育,攜手深耕航太科技領域。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劉正彥指出,「桃園在許多面向上具備成為太空重鎮的潛力,像是擁有國際機場的地利性,讓人才與物資快速流通;機場的航空技術基礎及航空城計畫,也有助於產業發展。」劉正彥觀察,中央大學身為太空研究的領頭羊,帶動當地擁有優良技術的精密電子、機械工業產業,業者為了提供衛星發射上的零組件及技術,積極做出新嘗試,而中央大學則以專業顧問的角度協助測試、提供數據予以改良,兩者相輔相成、串聯帶動,激起良好的化學效應。
劉正彥表示,美國NASA宣布2023到2024年「重返月球」計畫,試圖讓人類再次踏上月球,也使登月計畫再次成為各國公家及民間單位的熱門議題。校方也計畫2023年登陸月球之外,進階跨出地球低軌道挑戰「深太空」探索,讓台灣在「新太空」的時代踏出至關重要的一步。
智慧科技深入你我生活,桃園正在儲備機智量能,不只讓生活更好,也擁有探索未知新世界的能力。
更多內容,請看《桃園誌》電子書: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