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2.02.01 07:58 臺北時間

那些年被親友支配的恐懼「連環問」 達人、醫師曝破解攻略

春節期間總會遇到不少「熱情」長輩,而他們的一系列尬問讓不少人直喊是陰影;示意圖。(東方IC、小圖pixabay/攝影師:Engin_Akyurt)
春節期間總會遇到不少「熱情」長輩,而他們的一系列尬問讓不少人直喊是陰影;示意圖。(東方IC、小圖pixabay/攝影師:Engin_Akyurt)
農曆春節除了吃團圓飯、領紅包及各種活動以外,還有一場涉及無數話題的「攻防戰」,不少人面對親友的各種連環問直呼是春節陰影,諸如學校成績、薪資、年終、交往對象、結婚、生子等敏感議題,讓人甚至會因此產生壓力進而排斥過年。對此,精神科醫師及達人就提供各種拆招、破解問答的攻略,可以輕鬆突破尷尬局面。
本刊盤點那些年讓人感到壓力大的「連環問」,首先是學生、考生族群可能會面臨「考試成績如何?」「準備考哪個學校?」以及各長輩拿晚輩學歷做比較,與有關考試一切的問題;接著是單身族群「什麼時候交男/女友?」「有沒有男女朋友啊?」,若得到否定的答案,熱情的長輩接著就會幫忙介紹、安排相親;有伴侶的族群則會遇到「什麼時候結婚啊?」「怎麼還沒結婚?」「什麼時候生小孩或二胎?」,而這樣的話題若答錯恐怕會成連環題,成為親友間茶餘飯後的「連鎖攻擊」,讓人防不勝防。
社會新鮮人、穩定就業者恐會遇到「做什麼工作啊?」「薪水多少?」「年終獎金拿到多少錢?」「打算包多少錢給父母?」今年遇到長榮海運超狂40個月年終,若在該公司工作者可能會被各種追問實際到手多少錢,甚至也有長輩會問如何分配年終獎金;至於通用的提問則包含不熟親戚「不記得我是誰了嗎?」或「什麼時候買房?」「怎麼變胖/瘦這麼多?」等,諸多涉及隱私或不想公開的訊息;若是頂客族、失業者恐怕會承受更大的壓力。
過年期間,學生、考生族群也會面臨不少「連環問」。(pixabay/攝影師:StockSnap)
面臨親朋好友的各方面提問,有些人會焦慮到負面情緒超負荷,導致失眠、憂鬱,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等現象,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就發現,每年過年後精神科門診量就會增加2、3成,因此提供「減敏療法」減緩焦慮,方法為先設想情境、研擬問題並準備說詞等方式面對。由於過年期間通常不會想把氣氛弄僵,許久未見的長輩就通常會找話題聊天,不過一不小心就會踩到敏感議題的尷尬情形。
潘建志指出,可根據不同聚會情境預想將面臨的問題並題淺準備好達案,倘若遇上只想炫耀、毫無同理心者,就可以禮貌、輕鬆的方法帶過,至於父母等長輩的關心提問,也可「搶得先機」,主動說明目前情形,讓他們多了解自己的想法。除了事先預想情境與回應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文瑩則指出,可建議家中長輩「開放式議題取代盤問式問題」,也可避免尷尬情形。
不少人一想到春節親朋好友的各種提問,感到壓力很大,有精神科醫師就發現年後就診人數變多。(pixabay/攝影師:hamedmehrnik)
陳文瑩指出,民眾面對難以招架的問題或情境時,可說服自己「一年就一次,別看太嚴重」或直接告訴對方「我不太想說」,更積極的可以主動準備一些周遭趣事、八卦、美食等話題。雖年節具有如「年終舞台」的象徵意義,而這也會讓不少媳婦壓力很大,陳文瑩也提醒,「其實女性可以拿回主導權,決定要不要『上台演出』,如果上台,也可以自己斟酌要拿幾分,不需要面面俱到,有一項做得很好就足夠了」。
據《TVBS》報導,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姚詩豪則認為,面對這些連環提問的親戚大多不常見面,因此不必太認真回應,重點是「維持現場的和諧氣氛」才是這類情境的唯一指導方針。實戰方面例如「指派工作法」你也該負擔我失敗的責任,強調對方身為親戚的責任,只要對方轉移話題就沒事;「尋求建議法」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抬高對方使其自吹自擂;「反問對方法」與尋求建議法相近,但不用壓低姿態,直接反問對方類似的問題,可擺出一副很好奇的樣子才不會誤會是在挑釁。
姚詩豪接著指出,「公平揭露法」面對私密性問題時,可選擇不直接作答,請對方提供對等資料作參考;「幽默自嘲法」自嘲其實是幽默的最高境界,但需靠臨場反應或事前準備;「不停跳針法」用不同的說法,不斷給予相同的答案;「誇張搞笑法」基本上就是鬼扯淡,轉移焦點;「乾坤挪移法」把問題轉移給不在場的第三人;最後則是「默默飲泣法」若真的應接不暇,只好放裝可憐大招,不用正面回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