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2.06.26 05:58 臺北時間

【新面板神隊友2】延攬台積電大內高手助陣 李允立為公司取名有深意

Micro LED的巨量轉移是生產關鍵,而這項技術又得借助半導體製程才能實現,所以李允立(左二)延攬在台積電工作14年的王俊雄,補足最後關鍵拼圖。(左起依序為李俊隆、李允立、彭双浪、李秉傑)
Micro LED的巨量轉移是生產關鍵,而這項技術又得借助半導體製程才能實現,所以李允立(左二)延攬在台積電工作14年的王俊雄,補足最後關鍵拼圖。(左起依序為李俊隆、李允立、彭双浪、李秉傑)
正所謂好的團隊讓你上天堂,錼創董事長李允立創業過程,除了集結LED界好手,因為深知Micro LED要量產,巨量轉移是瓶頸,而這項技術又得借助半導體製程才能實現,因此在帶領錼創從研發到生產的過程,李允立費盡心思找來曾在台積電待過14年的王俊雄好友補上最後一塊關鍵拼圖,李允立自認自己不是一個好相處的老闆,但跨域整合之路,能與團隊走到今天,由衷感恩身邊的工作夥伴。
目前擁有360名員工的錼創,可說是國內Micro LED新創公司規模最大廠,去年底G輪融資每股7.732美元,約台幣231元,已具獨角獸之姿,這樣的成果,團隊打拼功不可沒,也讓李允立在掛牌業績發表會上,想起八年來一起披荊斬棘的左右手。
李允立一一介紹團隊成員,其中,錼創營運長陳銘章跟李允立在新世紀光電時期就是老同事,策略長陳忠義除協助制訂公司發展策略,更將扛起錼創ESG永續大責;話鋒一轉,李允立突然用「還有一位很特別的成員」向現場介紹起錼創副總—王俊雄,這位成員在他心中有多特別?
原來,錼創成立一段時間後,客戶一直希望公司可以進入產產,「當時客戶說只要我們願意量產就繼續合作,否則就找別人。」李允立回想,自己是研發出身,過去多擔任技術要職,對Micro LED的技術開發雖然擅長,在製造部分相對不熟,最後邀請多年好友王俊雄一起幫忙,可以說是錼創領先業界量產Micro LED的關鍵。
「王俊雄在台積電有14年的工作經歷,對於製造非常有心得。」李允立用這幾句話介紹王俊雄,不過,他的談話也令人好奇,何以生產Micro LED竟跟半導體的資歷有關?
對此,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組長方彥翔曾向本刊說明,Micro LED既非單純LED產業,也非單純面板產業,而是「類半導體」技術,如何數百萬甚至數千萬顆微米級的LED晶粒,正確且有效率地移動到目標基板(面板)上,這種巨量轉移得借助半導體方能實現。
事實上,王俊雄不單對半導體有深厚底子,打開錼創的公開說明書上,已61歲的他從台積電離開曾前往采鈺擔任副總,之後任職台灣半導體照明這家公司總經理,2015年也曾是車用LED廠麥克亞當的負責人,顯示他個人已從半導體轉跨入LED業多年,也有創業經驗,難怪會與李允立一拍即合。
業界觀察,跨域人才的整合,是發展Micro LED的必要,在新創公司,也不是只有錼創一家會找半導體背景的人才,2015年底成立以巨量轉移技術為主的優顯科技,執行長陳顯德也向本刊提到,公司目前雖僅5人團隊,但其中一名成員也來自正崴與美國高通(Qualcomm)合資成立的高強光電。
陳顯德認為,台灣擁有半導體、面板與LED三個產業基礎,藉著整合不難在Micro LED 找到下一世代顯示器的有利地位,不過,投資一台Micro LED設備要價至少一億台幣,資金需求龐大,加上目前Mini-LED還可以繼續縮小,他預估Micro LED成本要明顯下降至少得等兩年,2024年或許才是Micro LED正式商化年。
也很巧合,李允立創業之所以取名錼創,就是希望耐心創業,也說明Micro LED這產業的發展不易,更需要時間來驗證。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