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2.09.07 08:24 臺北時間

【理財專題】獨家調查!一兆資金慘套 戳破類全委保單月配神話

去年類全委保單銷售創下新高,但因為市場反轉,如今超過1兆元資金慘套其中。
去年類全委保單銷售創下新高,但因為市場反轉,如今超過1兆元資金慘套其中。
去年熱賣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隨著今年全球股市回檔,不僅銷售動能下滑,保戶也慘套,估計有超過1兆元資金卡在其中動彈不得。今年是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在台發行第11年,由於資訊取得不易,市場上幾乎不見類全委帳戶評比調查。本刊動員人力,調查20家保險公司、489檔類全委帳戶,發現近1年(截至7月)竟有約8成帳戶輸給大盤,而保戶期待的月撥回,大多也只是撥回自己的本金,類全委保單月配神話破滅。主管機關及業者應全面檢討,避免保戶血本無歸。
2021年全球股市大多頭,國內投資型保單買氣搶搶滾,新契約保費逼近5,800億元,創下投資型保單2002年在台推出以來新高銷售量,而最熱銷款就是標榜可月月撥回、由專家代操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占比達9成,如今全市場規模超過1兆元。

類全委保單小辭典

2011年初,中國人壽與ING投信(現為野村投信)合作,發行第一張「ING 2011配息全權委託帳戶」投資型保單,強調專家代操、每季固定配息,此為類全委保單的起源。雖然該張保單已走入歷史,但自此之後,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在市場上開花結果,搭上去年市場大多頭榮景,銷售一飛沖天。

「類全委保單」即是「委託投信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單」,是「類似於全權委託別人代操」的概念,由保戶將資金交給壽險公司,壽險公司再委託投信全權操盤。

該張保單能連結以退休為目的的年金險,或是以保障死亡為主的壽險,例如變額年金險、變額萬能壽險等。

今年以來美國聯準會接連升息,資金充沛的大環境改為緊縮。圖為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東方IC)

無公開評比 難判績效優劣

股神巴菲特金句:「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在游泳。」今年來受烏俄戰爭、美國聯準會接連升息等影響,股債齊摔。去年備受追捧的類全委保單是否安好?
本刊特別針對市場上20家壽險公司、489檔(同時有現金和單位撥回視為不同帳戶)類全委投資帳戶展開獨家大調查,依據各壽險公司官網上公告的月報表,逐檔檢視2021年7月前成立、超過1年以上的帳戶淨值及投資績效。
根據各壽險公司官網揭露,目前市場上僅有約15%類全委投資帳戶為「累積型」產品;其餘則是市場主流,標榜每月能撥回現金、或基金單位數到帳上,幫保戶創造每月現金流的有撥回機制帳戶。
類全委保單披著保險外衣、卻行投資之實,但帳戶不受基金相關規範監管,定位模糊。
本刊調查過程中發現,類全委投資帳戶無明確法規規範,讓數據蒐集時程冗長無效率,例如壽險公司官網上皆會提供投資月報,然月報姍姍來遲,有些甚至直到當月二十幾日才上傳前1個月月報,資訊落差幾達1個月。另外,月報上資訊揭露亦不完整,即使成立超過5年以上的投資帳戶,也不見得會在月報內公告5年績效。
最重要的是,類全委投資帳戶無公開評比平台,保戶根本無從判斷與同類型類全委帳戶相較,自己手上帳戶績效的優劣。因為「不知」是市場因素所致,還是經理人操作績效不佳,基本上保戶沒有對症下藥的解方。
自2011年國內發行第一張類全委投資型保單,走到今年已第11年,然而類全委投資帳戶的相關資訊,對保戶來說卻存在不對等、不透明的情況,此值得主管機關重視,拴緊壽險公司及投信業者螺絲。
在經過本刊獨家調查後,我們期待保戶能因此綜觀類全委帳戶全面表現,並進一步回頭檢視手中類全委帳戶的績效是否符合期待,以利後續規劃。
類全委投資型帳戶去年一整年的獲利已經吐光,甚至轉盈為虧。

真相一:八成帳戶無法打敗大盤 期待專家代操不切實際

由於投資市場今年上半年大反轉,類全委帳戶不論是有資產撥回型、或不撥回的累積型商品,近1年績效僅一檔還維持正報酬,其餘全跌落負值,並且上半年的大跌多已吃掉去年一整年的獲利。細看保戶最鍾愛的資產撥回型產品,帳戶淨值大多來到7至8元間,而今年來虧損1成以上是常態。可以說去年才買進類全委帳戶的保戶,馬上迎來苦頭。
類全委帳戶多標榜股債平衡,以投資全球市場為主,今年股債齊摔,表現讓人失望。(翻攝自NYSE臉書)
長期觀察投資型保單市場的投資達人郭俊宏表示,類全委投資帳戶績效要好,主要是看投資標的區域及種類,也就是說,經理人的投資眼光與資產配置決定了該帳戶績效的好壞。
而雖然類全委帳戶可以全股、全債、全現金,但因為訴求穩健、非絕對報酬,所以多數以股債平衡為主。「以市場具標竿性的股債平衡型ETF(美股代碼AOA)近1年(截至7月底)報酬率為負9.47%來看,若類全委帳戶績效虧損比負9.47%還要多,就是相對輸大盤。」郭俊宏指出。根據統計,今年來有資產撥回的類全委帳戶,績效打敗大盤者不到2成;累積型也僅約25%。

真相二:保戶不愛的累積型帳戶 表現相對穩當

儘管類全委帳戶主流為撥回型產品,但從累積型今年來打敗大盤比重高於撥回型,可以看出累積型確實相對穩當。壽險公司前業務主管、現為獨立財務顧問張佳瑩表示,投資要有好績效,除了選對標的和市場外,最重要的就是複利效果。
這是簡單的數學概念,撥回型既然把錢撥回給保戶,就沒有辦法在投資帳戶中滾存,當然績效不如累積型,除非是退休族群需要現金流,否則保戶實在不該為了月撥回犧牲複利效果。
在市場以撥回產品為主流的情況下,本刊調查發現,全球人壽均發行具複利效果的累積型。
本次調查也意外發現,在市場以撥回商品為主流的情況下,全球人壽目前發行的5個類全委投資帳戶均為累積型,其中委託全球投顧代操的「全球精選積極型投資帳戶」,自2009年成立以來報酬率有118%,以七二法則換算,平均年化報酬率有6%,符合一般保戶對保單能穩健成長、打敗通膨的要求。

真相三:股債平衡安全 中國、新興市場債最慘

進一步針對帳戶做評比,其中有資產撥回的帳戶按「含撥回資產(提減)績效(即包含保戶息收的總報酬率)」為基準,篩選方式為長期1年、3年績效在排名前四分之一,短期3個月、今年以來(至7月底)績效排名前三分之一者。結果總計有7檔符合標準(總評比帳戶234檔,入選帳戶同時有現金和單位撥回視為同一帳戶)。
其中近1年績效表現前3名為:三商美邦人壽委託富蘭克林華美投信的「環球平衡投資帳戶」、第一金人壽的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投資帳戶—「全球效率帳戶」、及安聯人壽委託富蘭克林華美投信投資帳戶—「美元多元收益」,3檔均屬於股債平衡型配置。
三商美邦人壽表示,「帳戶成立前便與基金業者討論投資方針及資產配置策略,帳戶成立後也持續追蹤績效及波動度,且定期與基金業者檢視績效,針對績效表現不佳的帳戶,都有請經理人提供說明,甚至更換經理人。」足見保險公司主動出擊的重要性。
至於績效敬陪末座的則多屬於新興市場債配置比重高、及以中國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的帳戶。以新光人壽委託新光投信的「新旺投資管理帳戶」為例,近1年報酬率負21.81%,遠不及整體帳戶平均報酬率的負11.53%,績效吊車尾,主要原因就是持有近5成的中國股市相關標的,例如華夏滬深300及CSOP富時中國A50。
中國股市受恆大地產、疫情封城等影響表現不佳,讓鎖定中國市場的投資帳戶敬陪末座。(翻攝自微博)
郭俊宏解釋,近一年來,因恆大地產倒債事件、中美衝突及疫情封城等影響,讓中國股市一直沒有好轉跡象。而新興市場債則因美國升息、通膨等因素,讓原本信評等級較差的債券價格大幅下滑,且無法如過往配出高額債息,不僅帳戶淨值每況愈下,保戶也難期待穩健月撥回。
至於累積型帳戶評比方式為,長期1年、3年績效排名在前四分之一者,而總計72檔中、符合篩選條件的有5檔。按1年期績效排序前3名,依序是三商美邦人壽委託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代操「環球積極投資帳戶」、安達人壽委託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代操的「ETF-Plus印度投資帳戶」、及三商美邦人壽委託復華投信代操的「全球景氣循環投資帳戶」。
但若將短期3個月及今年以來績效排名位於前三分之一也納入篩選條件,則僅剩2檔入榜,分別為三商美邦人壽環球積極投資帳戶、及三商美邦人壽精選投資帳戶—穩健型,兩檔均為股債平衡配置的商品。

真相四:保戶領到的月撥回 今年多來自本金

台灣人愛配息產品,這是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長紅的原因。但月撥回機制,很多時候都是撥回保戶原本的投資本金,今年情況尤其明顯。例如安達人壽委託華南永昌全委代操的「神機妙算I投資帳戶」,過去12個月中共有8個月的配息完全來自本金,但仍強調年化資產撥回率有8%。
值得注意的是,類全委帳戶特性屬於代操,不受基金持股7成的規範,仔細翻閱各帳戶月報會發現,現金持有比例從2%至100%都有。以法國巴黎人壽委託中國信託投信操作的「動態智慧ETF投資帳戶」為例,從今年5月中以來就持有100%現金,靠過去獲利配息給保戶。儘管經理人可能因為市場狀況不佳而保有現金,但保戶仍要付出經理費、保管費、甚至要扣給保險公司每月的帳管費,淨值只能倒退嚕。
強調專家代操的類全委保單,因無公開平台能比較優劣,保戶也只能「全然信任」專家。
類全委投資帳戶的績效差,市場回檔絕對是重要原因,但是保戶期待的專家代操,起碼要與大盤表現相當。如果手上的類全委帳戶很差,該怎麼辦?張佳瑩表示,須看該張保單是否能連結其他帳戶,或是僅能連結單一檔帳戶。若是能連結其他帳戶的保單,手上的標的已積重難返,或許該考慮帳戶內的其他標的。
若是早期買的保單、僅能連結單一檔帳戶,或帳戶內其他標的也沒有好選擇,那麼,斷捨離是需要的。尤其現階段看來問題最大的新興市場債,要解套恐怕不容易,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就表示,新興市場要等到下波景氣循環才能再有榮景,但沒人知道是哪時,建議少虧為贏,若市場有反彈該走還是要走。
至於中國市場疲軟致帳戶落於後段班,郭俊宏則建議,在中國10月16日舉辦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可趁金融市場利多出籠,用手中的閒錢加碼,但前提是能長期持有者。
總之,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雖名為保單,又強調專家代操,但其與一般保障型的保險完全不一樣,絕不表示穩賺不賠,也絕對不是買了之後就能蹺腳等著月月領撥回,保戶必須定期檢視才能持盈保泰。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3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