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07.11 05:58 臺北時間

【施崇棠整頓華碩2】兩大風暴讓華碩連虧2季 電競、商用事業遭整併內幕

積極擴張的華碩,不敵景氣急凍,滿滿的庫存已花3季出清,尚未完全清理完畢。圖為華碩筆電銷售通路。
積極擴張的華碩,不敵景氣急凍,滿滿的庫存已花3季出清,尚未完全清理完畢。圖為華碩筆電銷售通路。
各界都好奇,明明華碩目前股價仍超過290元,今年第一季還超越宏碁成為全球第五大PC廠,卻在此時要進行組織改組,還引發裁員疑慮呢?
本刊調查,去年因誤判通膨黑天鵝對經濟衝擊,想要拚逆勢成長的華碩,未料景氣反轉急凍,導致樂觀預估的庫存爆倉,直接衝擊華碩獲利,不僅去年第四季大虧半個資本額,全年獲利創三年新低,今年第一季每股又續虧2.26元。讓退居二線的董事長施崇棠再度出重手整頓。「Johnny(施崇棠)雖放手讓雙CEO(許先越、胡書賓)衝刺擴張,但景氣急凍、庫存風暴接連襲來,順風時大幅擴張的人力,總該拉韁繩,檢討整頓,希望花半年時間,就讓華碩重回獲利成長的軌道。」知情人士透露。
這次施崇棠整頓的主要目標,就是占華碩營收比重2/3的系統事業群,原本轄下有包括電競、行動運算(手機)、商用與消費產品四大事業,改組後將剩下三大事業。電競與消費性部門將由張仰光帶領,商用(含原消費型Desktop及AIO)改由張凱舜領導,同時兼任手機部門主管。
華碩電競筆電事業獨立後表現亮眼,卻因開案頻繁、供應鏈與消費性機種重疊太多,成為此波整併對象。
過去幾年,4大事業各自招募人才攻城掠地,讓華碩人力急速擴張,像是新成立的商用部門,短短幾年擴張到500多人,已成華碩第二大部門,但實際上卻做不到華碩整體營收的一成,市佔率也不到5%。「相對於惠普、聯想、戴爾6、7成業績都是商用事業貢獻,就連宏碁也靠著教育市場耕耘有成,商用機種佔比也拉高到近五成,華碩商用事業成績根本不及格。」一位同業觀察。
同業不諱言,商用市場從通路、客戶到產品,都與消費性市場邏輯不同。賣消費性筆電,只要能打進美國的Best Buy與亞馬遜,國內的燦坤與全國電子這些大通路就好。「但商用又分成政府、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每個市場需求不同,除了硬體,還要提供軟體與服務,不是找好通路就沒事,華碩沒準備好,才會出師不利。」同業分析。
商用事業之外,另一個整併的重點就是電競與消費電腦事業,據了解,2017年成立的華碩電競事業,近年來表現不錯,打出的ROG電競品牌,穩居市場龍頭,出貨量勝過第二名的微星近一倍。不過,這兩年,開案數量過多,供應鏈與消費PC重疊投資太多,讓施崇棠決定要進行整併,提升效率。
據了解,未來華碩電競商品將減少內部開案,隨著消費性產品的步伐,開始向外尋求代工廠設計。「過去電競商品由華碩自行設計,再交給鴻海與和碩等EMS廠代工,未來連設計都要交由廣達、仁寶等ODM廠處理,這樣可省下不少開發人力。」知情人士透露。
一位華碩主管則向本刊透露,這次組織整頓施崇棠僅在策略面與雙執行長討論,執行面還是交給許先越與胡書賓兩人處理,華碩第二季庫存打消已近尾聲,相信有機會拚損益兩平,下半年就如施崇棠在股東會所說,下半年華碩營運重回正軌,營收獲利成長。「過去一年確實因打消庫存,營運做的很辛苦,但華碩在PC市佔率表現上,還是有所成就,必須給兩位執行長肯定。」該主管說。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