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05.17 06:59 臺北時間

無煙囪產業?研究發現觀光業碳排放超乎預期

熱帶小島受觀光活動的衝擊最大。圖為馬爾地夫。(東方IC)
熱帶小島受觀光活動的衝擊最大。圖為馬爾地夫。(東方IC)
觀光業是這幾年全球都力推的產業,各國政府常喊的口號不外乎:觀光是無煙囪產業,對環境最為友善。但最新出爐的一份研究卻毫不客氣地打臉這個長久被奉做圭臬的觀念。
雪梨大學、昆士蘭大學和成功大學合作進行的一項研究,針對觀光活動所牽涉到的能源消耗,包括陸空交通、住宿、飲食,以及紀念品、服飾、藥妝商品生產製造等,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總檢討。調查對象涵蓋160國,時間為2009到2013年間,結果發現觀光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大約是全球總排放的8%,比過去所估計的2.5%-3%,足足高出了2倍左右。
「這真的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雪梨大學的Arunima Malik教授對BBC記者坦承。
與過去所做研究不同的是,這項調查不單只著重在航空交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員還蒐集了大量貿易數據,同時追蹤觀光客所購賣的商品與勞務背後所隱含的碳足跡。這些數據加總後,可以看出在2009到2013的4年間,全球觀光業製造的排放量增加了15%,而且未來仍持續增長趨勢,到了2025年預計將會達到6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研究發現,觀光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主要是來自所謂的「財富效應」。數據顯示,當民眾年收入超過4萬美金時(台幣120萬),每增加10%的財富,就伴隨13%的額外觀光排放量。換句話說,隨著手頭變得寬裕,各國觀光客的消費也越來越闊綽,而且揮霍的增幅超過了收入增加的速度。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幾年快速崛起的經濟體,如中國、巴西、印度、墨西哥等,由於人民收入增加,觀光旅遊和相關的消費也隨之暴增。
另一方面,這項研究也針對各觀光據點,以及觀光客的國籍,分別進行細項的排放量檢討,結果發現對地球環境衝擊最大的,主要是那些前往先進國家景點的先進國家觀光客,因為這些高收入遊客無論在交通工具,還是飲食娛樂上,都會選擇高單價商品服務,因而製造更多的溫室氣體。
「那些來自高收入國家的遊客,通常在搭乘飛機,或是採購住宿上的花費都高於其他國家的遊客,」Malik教授說。
如果以國家為單位來排名,全球觀光排放量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和美國遊客,其後依序是中國、德國,和印度。但若排除人口差異,以人均排放量來計算,許多熱帶小島觀光景點反而受到的衝擊最大,像是馬爾地夫就有高達9成5的觀光排放量,是境外遊客所帶來的。
資料來源:BBC, The Conversation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