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是台灣科技業菁英雲集的台灣玉山科技協會,日前舉辦了一場電動車論壇。
勝敗關鍵 系統整合能力
當天邀請半導體大老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出馬演說,雖然他謙稱,「自己半導體出身並不懂汽車業。」但受邀擔任論壇主持人的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隨後卻大爆宣明智的料。「宣董很謙虛,說自己不懂電動車,但宣董所投資的公信電子,早已是不折不扣的電動車概念股。」劉揚偉笑著說。
劉揚偉之所以敢大爆料,其實早已摸透了宣明智手中的王牌,上月18日鴻海科技日當天,對外展示的3款全新電動車內,與自駕系統息息相關的智慧座艙(Smart Cockpit)就是與公信電子合作。「展示的電動巴士Model T就採用公信整套的智慧座艙系統,而電動休旅車Model C上面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In-Vehicle Infotainment system,IVI system)主機也是公信的產品,至於Model E電動豪華房車上的智慧座艙產品,雖大多是鴻海自行生產,但仍與公信有技術合作關係。」知情人士說。
本刊調查,早在鴻海集團這2年大舉揮軍布局電動車前,宣明智轉投資的公信電子就已投入車用電子相關領域,近幾年更全面投入自駕車關鍵技術—智慧座艙的開發上。「早在宣董(宣明智)2005年入主公信成為最大股東前,2001年,公信便跨足汽車電子市場;當時公信曾十分風光,不但一舉躋身台灣福特及中國通用、馬自達等車廠的供應商,年營收更一度衝高至30億元大關。後來,車用電子業務表現雖大不如前,但宣董並未放棄,利用精簡型電腦業務的獲利繼續養車用電子部門,並全力投入智慧座艙產品的開發。」公信電子總經理吳惠瑜透露宣明智支持公信撐過低潮的過程。
電動巴士 公信當領頭羊
這次公信電子能夠超車鴻海集團旗下自主開發智慧座艙的子公司—富智捷一步,成為MIH電動車大聯盟在智慧座艙的主要供應商。關鍵就在於,投入智慧座艙多年的公信,擁有最佳的系統整合能力。「智慧座艙的勝敗關鍵取決於系統整合能力,因為汽車業須符合許多法規與規範,所以系統整合能力需要長時間培養,尤其是在軟體方面更是如此,而這些並不是蓋一座大大的工廠就可解決。」吳惠瑜對本刊分析。
根據IHS Markit的研究報告顯示,被視為自駕車能否上路關鍵之一的智慧座艙在全球新車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全球智慧座艙產值將從2022年的438億美元,大幅成長至2030年的681億美元;其中,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將扮演重要的推手。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座艙市場快速成長,引發中國汽車業者大舉招募人才,根據中國獵聘網《2021Q1中高端人才市場春招跳槽數據報告》顯示,智慧座艙設計人才的需求,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8倍。由此可見,智慧座艙市場十分火紅。
隨著智慧座艙商機較預期提早爆發,公信也率台廠之先揮軍新戰場,尤其在電動巴士領域。據了解,公信已幫中國廈門金龍代工及製造整車控制器VCU、車身控制器BCM等車用電子產品十幾年,因這層關係,方能摸透電動巴士智慧座艙的開發Know-how。「公信幫金龍破解某項產品技術,讓金龍不再受制於特定公司,雙方一直密切合作。幾年前應邀開發大巴士『三屏一儀』產品,最後從六家業者中勝出;所以當台灣的電動巴士一有智慧座艙的需求,公信便馬上拿來套用。」吳惠瑜透露。
不僅拿下中國客戶,如今檯面上幾家具出口能力的台灣電動巴士製造商,也大多是公信的客戶。至於乘用車部分,吳惠瑜表示,公信原本就在乘用車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IVI system)累積不少經驗,進一步擴及整個智慧座艙,透過與華創車電(鴻華先進前身)合作,率先成為納智捷智慧座艙的重要合作夥伴。並藉此爭取到與裕隆集團關係匪淺的其他車廠洽談合作機會,業務觸角也延伸到日系車廠及卡車領域。
後起之秀 富智捷受矚目
面對成長快速、產值驚人的智慧座艙市場,同樣擁有系統整合能力的鴻海、和碩等電子代工大咖,也沒有作壁上觀。面對強大的「後起之秀們」來襲,吳惠瑜毫無畏懼之色。「公信擁有高度客製化能力,產品訂價多元又充滿彈性,而服務又是公信的另一個強項。公信的研發人員配合度極高,幾乎隨傳隨到;縱使是研發副總,只要客戶有需要,就算三更半夜或週末假日,也會出現在客戶面前。這樣的服務態度,讓客戶既驚喜又感動,黏著度自然高。」她拉高音量說。
在吳惠瑜眼中,公信還擁有一項祕密武器,就是董事長宣明智。宣明智在兩岸擁有豐沛的政商人脈,不但可以在業務方面幫忙牽線,遇到晶片及演算法開發等棘手問題,宣明智第一時間也能找到產官學界的朋友幫忙,讓公信及時克服產品開發的瓶頸。
除已成台廠智慧座艙領頭羊的公信外,回頭看看後起之秀—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智捷,無疑也被外界高度看好。
事實上,在鴻海科技日上,特別出席致詞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就幫劉揚偉透露:「智慧座艙將是鴻海明年在電動車布局的發展重點之一。」無獨有偶,劉揚偉日前應三三會之邀前往專題演講曾表示:「前一陣子有一些大車廠的CEO(執行長)打電話給我,非常認同我們的發展方向。」這幾句話背後,正透露「智慧座艙」就是台廠在自駕車領域的突破口之一。
攻零組件 台廠大有可為
本刊調查,今年鴻海能夠順利與全球第四大車廠Stellantis合資成立Mobile Drive,一起布局車用智慧座艙和車聯網。背後靠著就是鴻海集團過去幾年在智慧座艙鴨子划水的布局。「2年多前,在富智康(FIH)行政總裁池育陽帶領下,憑藉過去在智慧型手機軟硬體系統整合的經驗,已經快速開發出一套完整的智慧座艙與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Stellantis願意跟鴻海集團簽約,看上的就是智慧座艙。」富智捷內部人士向本刊透露。
不僅擁有智慧座艙的開發能力,在關鍵零組件布局上,鴻海更掌控著面板廠群創、LCD驅動IC廠天鈺等公司,成本競爭力自然不在話下。「除了成本競爭力,富智捷還擁有高度客製化能力。以亞洲市場為例,機車在大街小巷處處可見,往往一不留神,機車就突然進入汽車行駛中的車道。當發生這樣的狀況,富智捷所開發的智慧座艙,除了會提醒駕駛,還能透過演算法,預測是否因此發生車禍,告知駕駛應如何反應。」該人士進一步說。
除鴻海、公信等先行者開發智慧座艙系統,包括面板大廠友達、開發工業電腦的凌華、生產車用記憶體的旺宏及華邦,甚至是防毒軟體的趨勢科技,這2年都爭相在智慧座艙領域插旗,讓人好奇智慧座艙爆發期是否逼近?台廠勝算如何?
長期研究智慧座艙市場的TrendForce研究經理陳虹燕對本刊表示,接下來智慧座艙有很大一塊新商機,是在中控台和儀表的新設計上,過去儀表和中控台是2個獨立顯示區塊,有不同的設計與系統,但現在逐漸將駕駛前方的區域視為一個整體,二側A柱間的區域都可用來做為智慧駕駛艙的應用,台廠過去多發展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中控台),可藉此趨勢往儀表、中控台、副駕駛座娛樂系統與二側數位後視鏡的產品發展。「包括車用面板、T-BOX(車載終端盒)、車用電腦等皆屬於智慧駕駛艙的重要零組件,也都是台廠很有機會著墨的地方。」陳虹燕說。
面對汽車座艙的大變革,毫無疑問,每家車廠都想透過新技術,讓自家智慧座艙設計與眾不同。像是福斯集團新推出的電動車ID.3及ID.4及德國賓士旗艦車種S系列,智慧座艙內都搭載了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AR HUD)。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更大膽預測,AR HUD未來將成為豪華車的標準配備。「AR HUD要提高滲透率,目前還有體積、散熱、成本等問題待解決。」陳虹燕觀察。但這也意味著AR HUD還是一塊處女地,江山尚未底定,台廠大有可為。
大眾電腦 已獲車廠訂單
據了解,在車用抬頭顯示器(HUD)表現不俗的光寶科技,為研究AR HUD,還特地買了台賓士車拆解研究。
相較於光寶還在產品開發,大眾電腦與英錡科技已順利完成產品開發,其中,王永慶女婿簡明仁創辦的大眾電腦更已取得日系、美系、歐系及中國車廠訂單,明年將正式出貨。「自駕車大潮到來,掌握智慧座艙技術已成另一波決勝關鍵,台廠正各顯神通,誰能勝出未來幾年就會分曉。」資深科技業者不諱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