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1.12.16 05:58 臺北時間

【儲能是門好生意1】馬斯克靠儲能產業賺大錢 廠商曝驚人投報率

在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結束前夕,中美兩大排碳國達成聯合宣言。(翻攝自UN-Climate-Change臉書)
在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結束前夕,中美兩大排碳國達成聯合宣言。(翻攝自UN-Climate-Change臉書)
11月10日,美中兩大排碳國出乎外界意料,在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結束前夕,達成聯合宣言,承諾各自將在未來10年,減緩氣候暖化問題,歐盟、日本、韓國等先進國家也爭相承諾,意味著減碳,甚至零碳將成大勢所趨。
台灣今年也遭逢56年來最大旱災缺水危機,又遇上多次全台大跳電事件,為跟上全球零碳排風潮,同時解決極端氣候及缺電問題,蔡政府日前喊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其中,再生能源比重要在2025年達到23%;然而,再生能源屬「間歇性能源」,發電出力不穩定,必須搭配只要幾秒內就能供電的儲能系統,方能打造完美的供電體系。因此,國內外儲能商機前景十分樂觀。
搶先眾人一步,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創辦人,同時也是世界首富的馬斯克(Elon Musk),著眼於汽車全面電動化後,全球耗電量將呈現倍數成長,早在5、6年前就涉足儲能市場。「有朝一日,特斯拉能源業務的規模會相當、甚至超越汽車業務。」馬斯克曾斬釘截鐵地說。
不僅全球首富看好儲能商機,根據彭博能源財經(BNEF)預測,2030年全球儲能市場產值將從2020年的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000億元)翻升為1,600億美元(約新台幣4.5兆元),成長驚人。另外,到2030年,全球定置型儲能設備投資額至少超過2,620億美元(約新台幣7.3兆元),又以美國和中國為最重要的兩大市場,將占全球儲能設備商機的一半以上。
這場全球建設儲能裝置大戰,台灣也沒缺席。2020年,台電首度以招標方式,向民間業者採購15MW的儲能自動頻率控制(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馬上吸引超過30家業者前來投標,最後由翰可國際、台普威、台泥綠能、大亞電纜子公司聚恆科技及大同5家得標,競爭相當激烈。
「2025年全台儲能系統需求只會多不會少,若按1MW建置成本2,000萬至4,000萬元的建置成本來看,業者只要加入台電AFC(儲能自動頻率控制)儲能服務陣營,最好的情況一年收入可達680萬元,投報率相當不錯。」台電調度處吳進忠處長向本刊透露。
全球儲能商機戰役號角響起,傳產大咖、電子業紛紛摩拳擦掌,相繼卡位國內外儲能市廠,其中,布局最完整的當屬順利拿下台電標案的台泥綠能背後的台泥集團。台泥今年才大手筆砸下近50億元收購歐洲儲能公司NHΩA,又循著馬斯克的腳步,強化儲能裝置的關鍵零組件「電池」的布局。
收購歐洲儲能公司外,張安平更循著馬斯克的腳步,強化儲能裝置的關鍵零組件「電池」的布局。
除了台泥集團外,海外布局有成的還有台達電。從儲能零組件到儲能系統整合建置,台達電還積極布局電動車、自動化、新能源和資通訊基礎設施,深耕已超過10年,難怪董事長海英俊多次在公開場合預告,「未來10年,台達將進入營運跳躍期!」
其實,就連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也看好再生能源商機,轉投資森崴能源與旗下綠電大平台「富崴電力」。正崴本就是連接器大廠,正崴購買的綠電來自集團旗下富威電力售電平台,源頭則是集團自行開發的太陽能電廠,正崴做到從上游電廠,到中游售電服務,甚至是下游用電一條龍,是國內鮮少同時經營「發電又售電」的集團,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售電業者。
不管是張安平、鄭崇華和郭台強,分別靠著併購擴張、技術深耕,讓台泥、台達電先後成為台廠揮軍海外儲能市場的領頭羊。全球零碳排風帶起的龐大儲能商機,吸引國內多家大企業集團加入爭食,諸如台塑、漢翔、正崴等大咖,紛紛投入國內儲能案場開發案,也成了台廠練兵、建立儲能供應鏈的大好機會。
儲能供應鏈需求帶動大同、東元、聯合再生和昇陽電池等業者,各自從電池材料、零件、模組到儲能系統管理等方向切入,甚至組成儲能聯盟,都希望能在儲能國際盃上不缺席。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1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