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4.05.22 05:58 臺北時間

【外送合併恐卡關1】2外送巨擘合併民眾憂壟斷 前公平會委員:可依法重罰

Uber Eats砸308億元買台灣熊貓,市場質疑壟斷之聲四起。圖為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翻攝Dara Khosrowshahi X)
Uber Eats砸308億元買台灣熊貓,市場質疑壟斷之聲四起。圖為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翻攝Dara Khosrowshahi X)
曾經操盤台灣科技廠合併案的律師直言,Uber Eats併台灣Foodpanda(熊貓)雜音四起,「正因市場最憂心Uber Eats壯大後會濫用市場力量。」畢竟Uber苦撐15年,終於在去年虧轉盈,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曾向外媒表示,這是因應全球通貨膨脹、調整價格後才獲利。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調查,台灣有7成民眾使用外送,因此2業者傳出合併,引起一片譁然。Uber Eats內部人士說,合併後能做大經濟規模,有機會以各種優惠滿足民眾需求。但消費者卻不一定這麼認為,外送平台常客劉小姐直指Uber會員費年繳1,200元,主打叫車、外送雙優惠,但Uber Eats不是每一家店都能免運,熊貓則是不分距離,只要滿179元就能免運,「2家合併後,Uber Eats難道能跟熊貓一樣都免運嗎?」
曾操盤台灣科技廠合併案的律師直言:「此時市場最憂心Uber Eats壯大後會濫用市場力量。」外送平台的賺錢管道有上架費、抽成費、月租費、版面廣告費等,但獲利的公司少之又少,不過Uber苦撐15年,終於在去年虧轉盈,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曾經表示,這是因應全球通貨膨脹、調整價格後才獲利。
前公平會委員陳榮隆指出:「2業者合併,一定有附加負擔,而且比全聯併大潤發的7條更多。如果有不當定價,公平會可依《公平法》最重處分,但台灣的處分很輕,不像國外按營業額比例開罰,最重還可依《行政程序法》強制解除合併。」
更新時間|2024.05.22 05:59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