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7.10.19 07:08 臺北時間

【匠人故事變IP之二】受台灣啟發 大學副教授變身導演

蕭寒(中)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由黃裕翔(左)擔任鋼琴演奏,台灣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右)擔任剪輯指導。(前景娛樂提供)
蕭寒(中)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由黃裕翔(左)擔任鋼琴演奏,台灣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右)擔任剪輯指導。(前景娛樂提供)
由中國導演蕭寒執導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推出電影版,邀請台灣音樂人姚謙擔任音樂總監, 也請來受封「台灣新電影保母」的資深剪接師廖慶松擔任剪輯指導。對此蕭寒表示,年輕時期就很喜歡台灣新電影時期的作品,還有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或是楊德昌的《一一》等,因為「氣息很貼近紀錄片」,廖慶松自然是他首選。

蕭寒小檔案

  • 生日:1961年6月,於中國山東省
  • 經歷:中國美術學院畢業、浙江大學副教授、紀錄片導演
  • 作品:《麗江.拉夫斯基》(2012)、 《喜瑪拉雅天梯》(2015)、 《我在故宮修文物》(2016)
  • 得獎紀錄:《喜瑪拉雅天梯》獲中國首屆紀錄片提案大會「最具國際傳播力獎」、《我在故宮修文物》獲2016年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蕭寒表示,廖慶松雖然只做了微調,卻在細膩的過程裡把他原本生硬的影像表現變得柔軟動人,例如片尾結束於一群地上爬動的螞蟻,便是在廖慶松建議之下改的。
蕭寒半路出家、從大學副教授變身為紀錄片導演,一方面是「心裡憋著一股勁」,另一方面也受到台灣啟發。他認為,最早的電影就是紀錄片的形式,例如盧米埃兄弟拍的《火車進站》,但是隨著一百多年電影發展,紀錄片卻被邊緣化,變成大家在電視、網路上看的東西。「但紀錄片更應該在戲院裡看,因為它的節奏慢,呈現的是平靜外表下、波瀾壯闊的現實,更適合被包圍在巨大的安靜中觀賞,所以想努力去嘗試這個市場。」
過程中,蕭寒發現,台灣每年都會有紀錄片上院線,票房還不錯。「最早台灣的紀錄片市場是走在中國前面的,例如楊力州《被遺忘的時光》,票房回收投資,還有盈餘,讓他能繼續創作。《看見台灣》也創下巨大的票房成績。在歐美,紀錄片都會有它的分額,雖然不是很大,但都有票房,足以支持創作者再去拍下一部作品。」
中國導演蕭寒認為,台灣人口基數小,紀錄片《看見台灣》卻能創下高額票房,振奮人心。(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中國這麼大的市場,為什麼不行?」蕭寒表示,台灣人口基數這麼小,《看見台灣》卻有這麼大的票房,是很振奮人心的事,「所以台灣是給我看到希望、給我啟發的地方,讓我相信紀錄片是有市場、有觀眾的。」
蕭寒2011年開始投入紀錄片的拍攝工作,隔年推出《麗江.拉夫斯基》。2015年,蕭寒第二部電影版紀錄片《喜瑪拉雅天梯》上映,創下新台幣5350萬元的票房,在當時破了中國非商業紀錄片的紀錄。去年1月初, 《我在故宮修文物》電視版於央視首播,起初迴響不大,一個月後在二次元直播平台嗶哩嗶哩(bilibili)播出,一炮而紅,點擊量達70萬(現已累積逾261萬),豆瓣電影網給予的評分為9.3分,之後乘勝推出的電影版也有超過新台幣4000萬元的票房。
那時蕭寒預言,5年後中國就會有一部紀錄片票房破億,果然今年一部以中國倖存慰安婦為主題的《二十二》,票房達新台幣7.9億。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5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