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8.11.02 10:30 臺北時間

【黃宗潔書評】債的記憶──《廉價的真相:看穿資本主義生態邏輯的七樣事物》

文、聲音|黃宗潔 繪圖|王聖光
文、聲音|黃宗潔 繪圖|王聖光
若借貸雙方都不復記憶,債務便形同清償,人類負債累累,又彷彿將自身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遺忘得一乾二淨,然而「神的磨坊」不會遺忘。從這角度來看,《廉價的真相》一書,召喚的正是「債的記憶」。

黃宗潔書評〈債的記憶──《廉價的真相:看穿資本主義生態邏輯的七樣事物》〉全文朗讀

2018年已近尾聲,下列事件或許稱不上是「年度十大新聞」,但相信對多數人來說仍記憶猶新:二月底,由於業者的行銷手法,誤導民眾衛生紙即將於三月大幅調漲,引發全民搶購風潮,各實體與網路賣場的衛生紙被掃蕩一空,各國媒體爭相報導此一「奇景」;時隔數月,繼「衛生紙之亂」後又發生了被稱為「499之亂」的事件:電信業者提出499元可享手機網路「吃到飽」的特價優惠方案,引來大量民眾排隊,導致基層員工必須超時工作應付暴增的手機用戶,引發諸多批評與討論。
《廉價的真相:看穿資本主義生態邏輯的七樣事物》,拉傑‧帕特爾、傑森‧W‧摩爾著,林琬淳譯,本事出版
若將眼光移至台灣之外,這幾則新聞同樣將銘刻在「歷史上的今年」:澳洲長期出口綿羊到中東,然而長途運輸的環境相當惡劣,大量綿羊在抵達之前已因呼吸困難、悶熱而死;山竹颱風侵襲香港,位於填海地區的「杏花邨」在颱風過後,街道上鋪滿無數保麗龍碎片以及寶特瓶等海洋垃圾,滿目瘡痍的畫面看來怵目驚心;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南韓與北海道均已發現遊客攜帶的香腸中檢出豬瘟病毒……
乍看之下,這些事件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關聯,搶購衛生紙與網路特價方案,或被視為國人一窩蜂心態的反映;至於澳洲的綿羊出口、香港的海洋垃圾與中國的豬瘟病毒,則與台灣人搶購民生用品實在看似難以相提並論,但《廉價的真相》一書的讀者,當能體會到這些貌似各自獨立的事件或議題,都是當代「資本世」下的產物,彼此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隱性連結,即使書中並未提及上述新聞。
現實世界中,我們用未來的債交換眼下的利益
近年學界多以「人類世」指稱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而劇變的世界,相關討論亦日漸蓬勃,本書卻開宗明義對此提出異議,認為以「資本世」一詞取代,更能凸顯這個新的地質時代所面臨的挑戰:畢竟,人類展現「人類的特質」,並因此改變地球生態,是打從有歷史以來持續發生的──早在柏拉圖的年代,他就已經感嘆9000年前的人對待自然比較好(p.21)──但現代毀滅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卻無疑是資本主義所加劇的。
《小氣財神》,查爾斯.狄更斯著,陳榮彬譯,木馬文化
表面上看來,這似乎並不是甚麼特別振聾發聵的新觀點,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或對廉價商品的憂心,都有許多精彩的相關著作。劉高登(Gordon Laird)《廉價商品》裡提到的,2008年11月28日發生在紐約長島綠田購物中心沃爾瑪商場,大批民眾因搶購感恩節隔日折扣商品,導致守衛達穆爾在推擠混亂中被踩踏而死的意外,便是令人難忘的悲劇;瑪格麗特•愛特伍知名的《債與償》一書,則以狄更斯《小氣財神》施顧己的故事和磨坊為喻,描述債務與償還的關係。
民間傳說中的神奇磨坊總是有著無法停止運轉的可怕風險,於是不斷磨出鹽巴的碾磨被扔進海底,依然磨個不停……現實世界中,我們同樣用未來的債交換眼下的利益,將失控的磨坊扔進海裡,但債務皆有到期日,「神的磨坊磨粉緩慢,卻磨得細膩滑溜。」(《債與償》,p.195),愛特伍提醒讀者,債的特質在於「無記憶,無債」(《債與償》,p.75),若借貸雙方都不復記憶,債務便形同清償,人類負債累累,又彷彿將自身在地球上的所作所為遺忘得一乾二淨,然而「神的磨坊」不會遺忘。從這角度來看,《廉價的真相》一書,召喚的正是「債的記憶」。
哥倫布對眼前的新事物明顯抱持著「估價」的心態
在書中,作者拉傑•帕特爾(Raj Patel)與傑森•W•摩爾(Jason W. Moore)以七個層面提綱挈領地呈現出資本主義運作下,環環相扣的「廉價事物」,包括:自然、金錢、工作、照護、食物、能源與生命。他們將資本主義視為一種方法,主張必須以資本主義生態學(capitalism's ecology)的角度來理解當代人類行為的模式與代價。有別於將資本主義簡化為經濟學,或從工業革命為起點的討論方式,帕特爾與摩爾以15世紀葡萄牙早期殖民時發現的小島馬德拉島(Ilha da Madeira)(意指木材島)的命運為起點,說明當代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如何在甘蔗園中成形,並以哥倫布對「新世界」的觀察,貫串這幾個命題。
哥倫布的航行如何標誌著新世界的創造,在查爾斯•曼恩(Charles C. Mann)《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已有深入論析,相較之下,本書作者的重點並非該段歷史的詳細闡述,而是以哥倫布做為理解資本主義廉價化過程的鮮明案例。作為最早實踐「廉價事物」各種策略的前行者,哥倫布對眼前的新事物明顯抱持著「估價」的心態,他如此描述在加勒比海旅行發現的海角:「這樣美麗的花草,我再怎麼看都不會厭倦,因為景色與家鄉非常不同。我相信有很多藥草和樹木在歐洲很值錢,能用做染料和醫藥,可是我不懂這些,這讓我非常難過。」(p.77)換言之,早在笛福(Daniel Defoe)寫下《魯賓遜漂流記》(),描述人如何透過認識自然進而支配自然,最終掌握金錢與利潤的兩百年前,哥倫布就已展現了近代早期資本主義將自然變成待價而沽的物品之思維模式。
《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查爾斯‧曼恩著,黃煜文譯,衛城出版
因此,自然與社會的分離,其實是十六世紀資本主義與殖民歷史的產物。「自然」(Nature)與「社會」(Society)在此邏輯下逐漸被視為兩個獨立的領域,我們認為「種族暴力、高失業率、集體監禁和消費文化屬於社會問題,是社會不公的產物;氣候、生物多樣性、資源枯竭,則是自然問題與環境危機的產物。」(p.73)自然與社會不該用二元對立的眼光看待,固然已是當代地理學強調的重點,但無可否認的是,環境議題、勞工問題、性別議題……在當代被討論與實踐的方式仍不免各自為政,有時甚至被當成彼此衝突難以相容的立場,例如提倡友善畜牧的訴求是否意味著中產階級「無視民間疾苦」?反對移工吃狗肉是否代表「狗權凌駕人權」?都曾引起若干爭議。
我們需要更多系統性的宏觀視野來理解歷史、看待當下
但若以本書中資本主義生態學的論點觀之,「用零和衝突(zero-sum conflict)的方式看待『工作』和『環境』是分析上的誤解」(p.145),它們在當代資本主義生態網絡運作中彼此交織著,切割式的理解將難以觸及問題核心。這也呼應了當代全歷史(total history)書寫的視野,一如近日出版的《征服自然:二百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與近現代德國的形成》一書,就以一條河的歷史勾連出整個近現代德國的變遷史,該書作者大衛•布拉克伯恩(David Blackbourn)表示,「書寫近現代德國地貌如何塑造,就是在書寫近現代德國本身是如何塑造的。」(《征服自然》,p.25)我們需要更多系統性的宏觀視野來理解歷史、看待當下。而本書提供的資本主義生態學,無疑是其中一種可行的進路。
《征服自然:二百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與近現代德國的形成》,大衛.布拉克伯恩著,胡宗香譯,衛城出版
舉例來說,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的〈安德魯斯夫婦〉(Mr. and Mrs. Andrews,1750),看似單純的風景及肖像畫,但約翰•伯格(John Boger)提醒我們,這對夫妻的姿態和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把周遭一切都當成財產」,「在這幅肖像畫帶給安德魯斯夫婦的諸多樂趣中,有一項樂趣是看到自己被畫成地主,而且因為油畫這種技法可以將他們土地的真實價值完全展現出來,而讓他們更加開心。」(《觀看的方法》,頁129,131)
帕特爾與摩爾則進一步以這幅畫說明其中展現的資本主義生態學:安德魯斯先生的穿著相當不正式,因為他是在自己的莊園中,放眼望去的土地都是他的財產;畫中的穀物成直線排列,可判斷農場或許使用了1700年發明的播種機進行播種;安德魯斯太太則筆直地坐著,宛如先生的資產一般──就像他腳邊那隻順從的狗。(p.169-172)悠閒平靜的圖像背後,隱含的是資本主義生態中性別、權力、金錢與自然的複雜連結。
生命、勞力、環境、金錢的問題是糾結在一起難以分割的
換言之,資本主義生態學的角度,一方面企圖扭轉僅將資本主義視為「貨幣變成物品,物品變回貨幣」(p.99)此過程的想法,另方面也將生態環境與人類行為的鏈結加以凸顯,生命、勞力、環境、金錢的問題是糾結在一起難以分割的。作者強調,所有廉價的要件,其實都始於資本主義之前(p.246),但資本主義讓這些要件被重新打造與聯繫──換句話說,重點不在於人類始終在破壞或征服自然,因為若著眼於此,反倒可能誤以為既然以前的人也在掠奪自然或奴役弱勢,那麼現代人的所作所為與前人並沒甚麼不同;但資本主義邏輯下的生態(此處是指廣義的生態)系統之運作方式,確實在短短數百年間造成了幾乎難以回復的劇變,若無視於此,就無法看穿廉價背後的真相。
至此,本文所提及的幾則新聞之間的關聯性,就能以這套「廉價真相」的邏輯解開了:杏花邨的海洋垃圾,正是愛特伍筆下「神的磨坊」細磨之後,由山竹颱風「送回」陸地的結果;對自然的需求不斷提高,量產成為必須,工業化農場讓各種疫病更容易在經濟動物身上大規模發生;廉價的自然需要更多廉價的勞力,廉價的勞力則仰賴不斷提供廉價食物和廉價商品,「便宜」與否遂成為消費者優先考量的條件,降低成本、提高利益則是製造商品的最高指導原則;從中創造出的財富仰賴廉價能源持續流動,於是活生生的綿羊被堆放成10層高,長達3週在高溫悶熱的環境中一直站著,因為牠們只被視為廉價食品中的一環……
山竹颱風侵襲香港後,大量海洋垃圾被「送回」陸地。(東方IC)
上述事件都是資本主義生態結構下相互牽動不斷循環的狀態。資本主義生態學並非理解它們的唯一進路,但無論我們用甚麼名詞來指稱眼前這個因人類行為模式造成劇變的地質年代,都需要試著打破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以更全觀的角度來觀察,才有可能真正看見廉價的代價。雖然這代價太巨大,使得書末所提供的若干「補償生態」(reparation ecology)之途徑,亦難免令人覺得簡略與抽象,但誠如書中所引用艾莉絲•沃克(Alice Walker)的那句:「行動主義是我活在地球上該付的房租。」(p.66)身處在這個房租顯然越來越貴的年代(真實的和隱喻上的皆然),我們或許無法喊停已然失控的磨坊,但至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作者建議的,「把『補償』當成記憶方式,讓我們記得資本主義生態如何使一切變得不同。」(p.279)要將此時此刻稱為人類世也好,資本世也好,不外乎都是為了提醒,關於債的記憶。
本文作者─黃宗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