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08.03 05:58 臺北時間

【理財雙月刊】美元利率高原化的投資策略

長短期利率倒掛雖看似為嚴峻挑戰,但美國聯準會政策工具早已現代化,可預先偵測市場狀況。(翻攝自聯準會Flickr)
長短期利率倒掛雖看似為嚴峻挑戰,但美國聯準會政策工具早已現代化,可預先偵測市場狀況。(翻攝自聯準會Flickr)
我們今天要跟讀者探討一個驚悚的鬼故事,不過,鬼故事固然嚇人,卻可能是以甜美結局收場的黑色喜劇。

利率倒掛 40年來首見

2023下半年對於所有投資者來說,都是數十年來僅見的挑戰,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美元短期利率(以2年期國債為指標)遠高過長期利率(以10年期國債為指標)的「長短債利率倒掛」,而這是1982年至今40餘年來從未見過的異相。
1982年前後約3年的長短期利率倒掛,全球經濟哀鴻遍野,體質不夠強健的企業如今都已消失,今年60歲以下的台灣投資人未曾遇過,即使是經驗豐富、看過多次極端循環的資深投資人,在1982年時也還是20出頭歲的小伙子,當時台股交易才剛脫離「寫黑板」的人工喊盤制度(台股要到1993年8月才全面啟用電腦撮合交易),就算依稀記得40餘年前全球金融市場的亂象,時間與空間巨大的差異也難有參考性。
「利率」是投資學教科書的第一課,對於投資決策猶如陽光空氣水那樣。美國聯準會去年窒息性的急遽升息,更造成美元與歐元、日圓、乃至新台幣的利差,同步達到史上未見的巨大鴻溝;同樣兩年期國債,美元與新台幣的利差在7月中來到3.845%,極端的利率現象,隱藏巨大的投資風險。
當然,在最好的時代都有賠錢貨,在最壞的時代也找得到聚寶盆,利率固然是投資決定不可忽視的總體(Macro)因素,投資人還是可以在極端的利率環境下,做好對個別(Micro)投資標的應做的功課。我們必須要有一張適合自己財務狀況、為自己量身訂做的投資地圖,而今天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建立美元利率高原化時代的投資策略。
不過,投資人也不用被「40年僅見」的驚悚標題嚇到,2023年與1982年,不論是經濟結構的複雜度、市場交易機制或是中央銀行的政策工具,都已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看清情勢 抓準投資機會

舉個例子,投資人從CNN、彭博資訊等大眾媒體追蹤聯準會的新聞,密切觀察每個月公布的通貨膨脹率、新增非農就業人數、新領失業金人數等,判斷聯準會「是否繼續升息」,其實通貨膨脹率固然是中央銀行利率決策的最關鍵因素,但是決策的工具與內容,早已完全不同於1980年代了。
鮮少人知道聯準會採用人工智慧模型,判斷金融市場對通貨膨脹等相關統計的反應。這不是新聞,因為高盛、摩根等龍頭華爾街金融機構,早就採用最尖端的數字模型為自身與客戶的資產配置做決策,央行的利率決策必須符合通膨相關的統計數據,這是「政治正確」的必然。
但是「市場預期」才是央行決策最大的敵人,沒有任何一個中央銀行行長會樂見自己的決策引發市場崩盤。既然龍頭金融機構都已經採用AI模型來「贏在起跑點」,不論是美國、歐洲或日本的央行,當然必須有相對應的工具偵測、甚至預先減緩市場堆積的預期部位。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2017年6月還是聯準會主席,當時她已經知道無法贏得川普總統的政治支持,葉倫在猶如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堅信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再經歷另一波金融危機。」葉倫的宣示經過6年之後還是有效,除了美國金融機構的體質與營運模式做好結構性的調整,聯準會政策工具現代化也是底氣所在。
美元高漲的利率的確會高原化(英文稱Higher for Longer),投資人只要控制自己的負債比率,避免過度槓桿,當然可將投資組合分配一部分在年息高達5%的短期國債,且不必急著獲利了結,咬住一直到聯準會心甘情願調降利息為止。
股票投資則要降低風險偏好,零利率已是美好回憶,在高利率、供應鏈脫鉤、人力成本節節上揚的時代,「本夢比」股票炒作成功機率大減;相較之下,那些營收盈餘穩健、能配發穩健股息的大型績優股才是主旋律,而且無須追高,在高利率環境下,三不五時就會有低估的績優股票可撿來長抱。
當我們看清大架構,四十餘年來最大的極端利率就不再是威脅,而是提升投資報酬率的歷史機運了。鬼故事固然驚悚,最終卻可能破涕為笑,就看我們如何建立火中取栗的投資策略了!
(本文作者曾任財經雜誌總編輯與金控公司研究總處處長)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