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3.11.16 05:58 臺北時間

【拒當屋奴1】退休後出清3間老宅大手筆買新屋 揭房產教授的盤算

張金鶚認為,買房子是用來自住,不該被價格數字綁架。
張金鶚認為,買房子是用來自住,不該被價格數字綁架。
「活在當下(自住)比期待未來(投資)更重要,房市不該主從異位。」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出清3間老宅,買進4,000萬元的60坪新成屋,做為他的退休宅,大家都好奇這位房地產界的重磅專家,大手筆換屋有何盤算?張金鶚卻一臉淡然,「買房子是用來自住,何必要被房屋綁架?」他強調,民眾買房只需自問2個問題:房子喜不喜歡?荷包能否負擔?心中有答案就可以買。
「當民眾計較買進的時機,就會期待未來報酬,買房就變成『投資』;但若回歸自住需求,取決於當下的生活經驗與個人喜好,那麼任何時間都可以買房。」回顧人生4宅,一步步從小屋換大屋、從老公寓換至新大樓,張金鶚以自身經驗給年輕人買屋參考。
1、生活安頓再買屋
「牢記房地產的本質是居住消費為主,住房決策不是考慮價格數字而已,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找到喜歡的房子最重要。」張金鶚強調,若不打算住5至7年以上,就不要買房,短期買進賣出,對於資金成本、時間效益都不划算。
年輕時也是租屋族,後來進入政大任教,確認教書為畢生志業,張金鶚決定在政大附近買房,「我在35年前買進第1屋,是5層樓的3樓中古公寓,約35坪,總價200萬元買進,終結租屋生涯。」
2、買第2屋,長輩同鄰不同住
張金鶚夫妻常在政大河堤散步,當時看上預售屋,買下電梯大樓河岸宅,成為第2屋,「後來再跟同棟鄰居買下一戶,讓爸媽搬過來,與長輩『同鄰』,也就是日本人說的,煮碗熱湯端到爸媽家,湯還是熱的,『同鄰又安心』的意思。」張金鶚笑說,這是他的第3屋。
3、當愛心房東,租給弱勢族群
而閒置的第1屋,張金鶚當起包租公。2014年擔任台北市副市長期間,成立公益房東租屋平台,幫中低收入戶找個家,「當時我跟太太說,我們就當第一個愛心房東吧!」於是透過崔媽媽基金會媒合,租給受到家暴的單親媽媽,帶著3個孩子入住,三房二廳的老公寓,以當時市價7折、約1.2萬元的租金出租,「當愛心房東是利人利己,房地產應該得到有效的運用,不能囤起來。」他說。
4、出清老宅,換新屋
張金鶚深知年紀漸長,不易適應新環境,所以退休宅鎖定在自己熟悉的文山區,「大環境不是最重要的啊!你的好區位未必是我的好區位。」他笑稱,「蛋黃區又吵又貴又擠,像是大安區單價上百萬,過一條河,文山區單價50萬,何必要花這麼多錢卡位大區位?但是蛋殼區又偏遠,所以住在蛋白區最好。」
4年前張金鶚65歲退休,賣掉3間老宅,才入手這間總價4,000萬元的60坪新成屋,「選在熟悉的區位購屋,生活方便,我再把其他房子賣掉,沒有資金壓力,也才能輕鬆過日子。」他說。
20231031money001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新時間|2023.11.16 05:5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