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紙業外移東南亞,金紙多轉為機械化製作,政府還宣導減少焚香燒金降低空汙,竹南手工金紙行也僅存不到5家,陳坤輝對此一派淡定,他以精品包和路邊攤比喻手工與機器製金紙,認為二者各有市場,產業應趨向精緻化,過去他還和收藏家張益銘聯合辦展,介紹金紙文化。

至於焚香燒金僅占全國汙染總源0.3%,他不解政府為何抓小放大。而市面上出現的環保紙錢,因政府尚無認證標準,環保淪為業者各說各話,也有業者呼籲使用大面額紙錢甚至信用卡、支票,他無意跟風製作,只低調說:「很多是生意人想出來的,重點還是燒少一點,燒好一點。」

市面常見的發財金、如意金和樂透金,陳坤輝一律不做,專供常見的壽金、福金、刈金以及大銀、小銀。他發現,金紙能映照人的欲念,延伸出各種用途,例如畫有豬八戒的紙錢,俗稱豬哥錢,即八大行業專用。其實,複雜的非鬼神,而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