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過鳥嗎?你是否曾經好奇,網路上有些畫質清晰、姿態靈動的鳥類照片,究竟是怎麼拍出來的?

本刊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動社)合作,費時1年調查全台鳥類籠拍(指將鳥類囚禁於特定空間內拍攝)、誘拍(以食物或聲音引誘鳥類至定點拍攝)場所,發現籠中不僅豢養罕見候鳥、保育鳥類,還依時節安排鳥類育雛、交配畫面,最高1年獲利百萬元,把拍鳥變成一門好生意。

當親鳥為養育幼鳥耗費心力,大批鳥客躲在鏡頭後,輪番快門、閃燈轟炸,讓鳥時常處於緊迫狀態,有鳥客目睹「鳥連站到樹枝上的力氣都沒有」;業者更自承鳥曾在棚內凍死、被蛇咬死,更有鳥為掙脫牢籠振翅至羽毛分岔,再也飛不起來。現代人熱衷拍照上傳分享,但當社群上的存在焦慮轉嫁到鳥身上,快門如扳機,每按1下,就可能犧牲好幾隻鳥的生命。

去年8月中一個燠熱傍晚,我們來到新竹「翠鳥學苑」,透過LINE聯繫上的秦老闆,拉了椅子請我們在一棵大樹邊坐下。

翠鳥學苑有室外水池,供鳥客拍攝野生翠鳥,若逢翠鳥交配期,1天最少有20組鳥客上門。

 

以鼠誘拍保育鳥類

眼前的空地一座木台與人半身齊高,木台上擺了一根樹幹,四周完全沒有遮蔽物。秦老闆熟練地指揮我們架設相機及閃光燈,教我們調整快門速度和光圈,並將焦距對準木台,「等下牠不管停在哪你都不要管,飛到這邊的時候…」他手指著半空中劃出一個範圍,「快門二話不說按下去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