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8.03.06 06:31 臺北時間

現場不美怎麼辦?攝影大師這樣化腐朽為神奇

《寒蟬效應》是李屏賓首次真正使用現代數位攝影機拍攝的電影。(東方IC)
《寒蟬效應》是李屏賓首次真正使用現代數位攝影機拍攝的電影。(東方IC)
台灣出身的國際級攝影師李屏賓對色彩的喜愛,使他在攝影的領域更加獨特。許多攝影師會要求美術的陳設配合攝影畫面更改,但中影訓練班出身的李屏賓以片廠經驗知道,這些要求會增加成本與時間。「所以有時我透過顏色或用燈光、濾色鏡改成我喜歡的,省時省錢又省工。還可以把不好的地方遮起來、凸顯好的地方,或用打燈的數量來修正。要有很多快速應變的方法,讓普通的現場變得有魅力。」
李屏賓說,「我是片廠出來的,知道提出美術陳設上的要求,會計成本會增加、也得再多2個工作天,但如果這個要求是非必要的,為什麼要呢?所以有時候我就用我拍攝的顏色去改變,這樣比較快,不用多花錢、也不必再等兩天。另外也可以用燈光或濾色鏡來改,如果兩樣都不可以,我還有很多方法,很快速就達到目的。但基本上,我仍追求真實感。」
他笑說,拍片以來很少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在日本拍片時,工作人員甚至暱稱他「OK桑」,「只要適合故事,什麼都可以,怎麼改都好。」
數位年代攝影門檻降低許多,李屏賓認為,有志於攝影的年輕人應藉此多多自我訓練,「可以常拍,並在過程中多嘗試。譬如在鏡頭前加絲襪、加紅布,觀察怎樣的處理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再運用到工作上。從中累積自己喜歡的特色,繼續擴展,不會多花時間、也讓影片增色。」
常做這種實驗的李屏賓透露,他真正使用現代數位攝影,是2013年拍攝王維明執導的《寒蟬效應》。不少品牌的數位攝影機都會載明機器感光的安全使用和調整補救條件,讓使用者放心。但李屏賓用數位攝影機卻常打破安全條件、往更極端的方向嘗試,甚至刻意用無法在後製階段調整的拍攝方式,了解攝影機的更多可能。「拍出後,沖印公司很興奮地說,『這不像數位攝影。』攝影機公司也很懷疑,因為效果不像公司產品以往的樣子。」
打亂規則出現另一種面貌,是李屏賓創新、建立風格的方式,「沒有任何東西會平白無故產生,但你也要接受可能的失敗。累積以後,就能建立品牌,國外電影人看到你的作品,也想和你合作。」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6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