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8.12.06 06:49 臺北時間

次貸風暴尤未遠 「槓桿貸款」激增恐釀新金融危機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對貸款浮濫現況發出警告。(東方IC)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葉倫對貸款浮濫現況發出警告。(東方IC)
所謂「槓桿貸款」,指的是本身債信評級有問題的基金或是企業,向銀行借來進行併購、發放股利、買回股票等高風險操作的貸款。全球現今槓桿貸款總額高達1.3兆美金,新發行的槓桿貸款更在2017年衝上新高,比起金融風暴前的2007年有過之而無不及。
國際貨幣基金會在最近一次發表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由於2008年後各國政府相繼祭出寬鬆政策,在低利率誘惑下,大量資金在外流竄,投資客和證券市場渴望尋找高收益金融產品,對風險的警戒也就日益鬆懈,導致高槓桿借款行為成為常態,尤其在科技產業、能源業、電信業、醫療產業最為明顯。
不僅如此,國際貨幣基金會的報告還發現,槓桿貸款的發行有越來越偏向高負債、低債信企業的傾向;反之,這類金融商品對於投資人的保護,如合約中的保證約定事項(covenants),卻越來越薄弱:調查顯示非銀行借款單位新發放的貸款中,有8成都有保護不足的問題,遠高於2007年當時的3成比例。
槓桿貸款攀高的現象,已經引來國際機構和各國當局的關注。當初金融風暴最早倒下的骨牌之一就是英國的銀行業,而英國境內的槓桿貸款發放總額同樣也在去年衝上新高。英國央行在今年10月利率政策會議後發布的聲明中就特別點名槓桿貸款,認為這類貸款規模已超越了美國2006年的次貸市場,令人憂心。另外,國際清算銀行則是警告資產證券化後的風險隱藏,使得這類商品尤其脆弱,一旦發生流動性問題就可能一夕崩盤。
槓桿貸款市場之所以在近年快速擴張,原因之一是所謂的「擔保貸款憑證」(CLO)大行其道。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非常類似當初金融風暴的禍首──擔保債務憑證(CDO),兩者都是銀行將高風險的貸款包裹在一起,轉賣給其他法人和基金,或甚至是散戶。2008年之後CDO成為眾矢之的,但CLO卻因為受波及程度較小,而被市場認為是相對安全的投資標的。
然而,隨著槓桿貸款風險日益攀升,CLO眼看就要成為下一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葉倫不久前便語重心長表示:「金融危機的教訓是:重點不在銀行做了什麼,會讓銀行關門,而是銀行做的事情有可能引發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和危機,」葉倫說:「但世人似乎已經忘了這個教訓。」
資料來源:Quartz, IMF Blog
更新時間|2023.09.12 20:28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