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東家外移被失業 他不甘自創業成紡織股后

1990年,周理平(中)與十幾位同事創立聚陽,近年則積極發展智慧衣市場。
1990年,周理平(中)與十幾位同事創立聚陽,近年則積極發展智慧衣市場。
來自基隆的周理平,大學畢業後跟著學長的腳步,一腳踏進紡織業,一做就是40多年。前20年,這個說起話來溫和有禮、不疾不徐的溫和書生,是替人作嫁的上班族,碰上台灣紡織的黃金時期,生活過得穩定而平凡,但1990年,因老東家決定將工廠外移菲律賓,還不到40歲的他卻成為失業一族。
不願提前從職場「被退休」,周理平和十幾位同事合資800萬元創立聚陽,他從下游生產端回攻上游設計端,不斷延伸打擊面,一面依據各地優勢,在亞洲5國建立快速反應的供應鏈,跟隨著快時尚品牌的腳步,成為大型品牌商不可或缺的「好咖」。
2005年聚陽營收突破百億,近年股價更一度上看300元,位居紡織股后。老紡織人的下一步瞄準智慧衣市場,要在瞬息萬變的市場,搶先一步。
周理平說起話來不疾不徐,像個客客氣氣的溫和書生。
穿著可透過手機裝置,借助外接行動電源轉換熱能,自行調節溫度最高達42度的智慧溫控外套,周理平站在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同仁間拍照,扮起自家產品的模特兒,一點也不生疏。
智慧衣的發展只是時間性問題,未來2到3年,智慧衣將成為聚陽營收的關鍵要角。
「早期我們運用材質的特性,做涼感衣、發熱衣,但發熱衣的溫度升高還是很有限。」周理平說:「過去10年,紡織業的發展核心,是偏重運動休閒的功能性服飾,現在這個世代,就是結合電子產品,使功能性服飾再優化。」

歡迎加入鏡週刊 會員專區

限時優惠每月$79
全站看到飽

10元可享單篇好文14天
無限瀏覽

已經是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