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理財
2022.11.15 05:59 臺北時間

【理財專題】人生最後一塊拼圖 專家教戰信託規劃3重點

6年多前,朱曼齡一個人回台養老,直到做了安養信託,心才定下來。
6年多前,朱曼齡一個人回台養老,直到做了安養信託,心才定下來。
存夠錢就能擁有理想的退休及晚年生活?答案顯然不是這麼簡單。當生理機能逐漸退化,如何確保一輩子累積的財富,能妥善用在自己身上,更是重點。因應超高齡社會,政府積極推動安養信託,希望協助保全高齡者的資產,但一般人該從何做起?專家歸納3重點,供有長期規劃的民眾參考。
今年78歲的朱曼齡,6年多前從加拿大移居回台;早年與先生在異鄉打拚、度過四十多個年頭的她,老伴離世後,逐漸有落葉歸根、回台養老的想法;「但台灣家人年紀大了,女兒在國外也有自己的生活,想要一個人回台安老,多少有些顧忌、沒有安全感;直到做了安養信託,心才慢慢安定下來。」

自足晚年 信託助安養

至今,朱曼齡入住林口長庚養生村已滿6年,「回台前我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錢被騙光;其次是生病、生活無法自理時,女兒在加拿大,遠水救不了近火。」直到有次聽一位同住養生村的長輩介紹,她才知道安養信託,並決定簽署,同時找到無子西瓜基金會,擔任信託契約監察人與執行人。
如何確保一生累積的財富能好好用在自己身上,是老後安養重點。
她的規劃是,先將一筆7位數存款納入安養信託,當身體逐漸老化,生活及財產皆無法自理時,無子西瓜基金會就會啟用這筆信託金額,支付所需醫療費用及一切生活開銷,若信託金額不足,也會通知家人匯款至帳戶,等於成為她的代理人。
「我還在信託契約中聲明,不進行插管急救,完成後交由法院公證,就算家人不在身邊,有了這張契約,及無子西瓜不定期訪視、關懷,心裡真的踏實許多。」生性開朗的朱曼齡坦言,安養信託就像她隻身回台養老的定心丸。
對高齡者來說,安養信託幾乎是人生的最後一塊拼圖,不論是經濟支持、健康醫療、生活照護或資產移轉安排,都可像朱曼齡一樣,達到安穩養老目的。但想要貫徹「自我照顧」的信託模式,究竟該怎麼做?專家歸納出三重點及檢視眉角,讓安養規劃更妥善。
無子西瓜社福團體會不定期訪視、關懷銀髮族,讓高齡者內心踏實。(翻攝財團法人台北市無子西瓜社會福利基金會臉書)

重點一:安養帳戶 釐清型態費用

北富銀信託業務處資深協理陳秋蘭表示,目前銀行主推二類型,分別是預開型及一般型;一般民營銀行,預開型簽約費用不到1千元,有些公股銀行甚至打出免簽約費,鼓勵民眾開辦。相較一般型,預開型的特色在二階段設計,可分為資產累積期及給付期。
陳秋蘭解釋,所謂累積期是資金只進不出,有點像強迫儲蓄概念,適合年紀較輕、尚無長期規劃,且各方面都能自行打理的委託人,資金甚至還能進行錢滾錢的投資活動,衝高資產;而進入給付期時,委託人可能已無法自我管理,此時帳戶資金就會依照契約內容,匯至指定帳戶,以北富銀為例,給付期才會開始收取信託管理費。
北富銀信託業務處資深協理陳秋蘭表示,上班族可透過預開型帳戶累積老後安養金。
而像公股銀行一銀,預開型承作金額最少1萬元,免簽約金、信託管理費每年酌收100元,但信託資金運用只能放在銀行活儲存款,無法進行投資。至於一般型安養信託,承作金額至少50萬元,簽約金2千元起跳,依契約需求收費;信託管理費則依資產規模,以最高年費率0.5%計收,另外信託資金可結合基金、海外債及保險等。
「一般來說,信託資金規模越大,對銀行越有管理費議價空間,有機會降至0.2%以下,但預開型已有優惠,較難再議價;另外若以信託帳戶資金購買理財商品,可先釐清信託管理費是否會再收取一次,盡可能避免被扒兩層皮。」陳秋蘭提醒。
老後無法自行管理財務時,設立信託監察人較能確保資金用途。

重點二:評估需求 設信託監察人

一銀表示,成立安養信託可避免財產遭人詐騙或覬覦,若能彈性設立信託監察人,共同監督受託人(銀行)執行信託事務,就更能確保信託資金專款專用在自身安養或醫療照護上。尤其獨居、單身的高齡者,可選值得信任的親友、或社福機構擔任信託監察人,必要時可代理客戶向銀行申請款項。
換言之,安養信託未必一定要設立信託監察人,但像朱曼齡因隻身在台養老,找如社福團體無子西瓜擔任信託監察人,則是好選項。信託監察人可查詢帳戶餘額,接收訊息推播,委託人可先評估適合人選,或考慮是否需要設立。
陳秋蘭解釋,信託監察人功能在為財產把關,如受益人有緊急資金需求,須經信託監察人同意才能請款,「好處是幫資金加了一道鎖,當受益人無法自行管理財產時,有信任的人幫忙處理;但優點同時也會造成不便,比方要變更契約內容,需要信託監察人書面同意,相對費時。」另外,信託契約賦予信託監察人同意權,但實際上信託監察人是否會定期訪視、關懷受益人又另當別論,委託人應視自身情況釐清需求。

誰適合擔任信託監察人

在現行信託架構下,銀行只負責依照約定管理、運用信託財產,除非事先指定好支付機構,定期支付看護費用或生活費,否則錢匯入個人帳戶後,還是難保資金能確實照顧受益人,也因此,選擇信託監察人就很重要。

高齡金融暨長照跨領域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淑敏表示,目前民眾在選任信託監察人時,大多會先找熟識、信賴的親友;只是一般人並未受過專業訓練,不清楚信託監察人的職責,甚至有財產繼承利益關係,若能以受政府監督管理的全國性協會擔任信託監察人,則可大幅增加制度可行性及公信力,也是未來制度應努力催生的方向。

高齡金融暨長照跨領域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淑敏表示,規劃安養信託前的必要功課是盤點手上資產。

重點三:盤點資產 試算養老金額

高齡金融暨長照跨領域發展協會祕書長張淑敏表示,規劃安養信託前的必要功課,是先盤點手上資產,哪些可納入安養信託,並試算應規劃多少資金才夠因應老年生活,「包括未來退休後要住哪,退休長照財源是否充足,保單如何規劃進入信託帳戶,都是考量重點。」
專家表示,未來平均餘命預估達90歲,如果工作至65歲,要事先儲備25年的安養資金。
陳秋蘭進一步以三步驟提供一般人試算參考;首先透過國人平均餘命,計算退休後所需金額,「醫療技術進步的超高齡社會下,未來平均餘命可估為90歲;若順利工作至65歲退休,就要事先儲備25年的安養資金。」
第二步是計算資金缺口,並設法在退休前補足,一旦身體狀況退化,才有足夠財源照顧自己、規劃信託。包括勞保勞退、手邊資產加總起來,是否足夠每月生活開銷,若不足就要趁早啟動第三步,計算每月應定額投入金額,透過穩健型理財商品,達到累積資產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受託人就算有房產,現階段機制也難納入安養信託。張淑敏解釋,高齡族需先有一筆錢交付銀行,才能啟動信託相關功能,所以房產除非賣出變現,否則銀行根本無法承作,換句話說,高齡者想要留房養老或以房養老都是艱難任務,相當可惜。這也與社區安老、在地安老政策有所違背,足見要讓民眾接受安養信託,仍有賴更強的配套措施才可能辦到。
更新時間|2024.03.04 13:47 臺北時間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4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