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軍公教人員薪資低,陳智夫說:「我的小學同學當黑手,薪水比我還高!」為了攢錢,夫妻倆從年輕時就有存錢共識,2份收入,1份用在家庭開銷、兒女教育費,1份定存儲蓄。但480萬元不是小數目,55歲退休的陳智夫,選擇終身、月退各半方案,加上與兄弟商借,才勉強湊齊款項。

鍾綉貞回憶:「買時這塊地是廢棄梯田,聯外道路還是碎石子,6、7年後才鋪柏油。」兒子陳志碩始終難忘第一眼印象,「那時我還在念大學,坐公車到南庄再叫計程車進來,看到我爸正在劈草,草長得比他還高,當下我有種上當的感覺!但我爸做事情有計畫也很堅持,之後每一次來,都覺得這裡又不一樣了。」
秉持有錢用錢沒錢用雙手信念,夫妻倆平日逛遍書店,翻閱植栽園藝書籍,拿著相機在故宮、大安森林公園找景記錄,寒暑假長住工寮,自行指揮工人整地造園,從無到有拼拼湊湊,學體育出身的陳智夫自嘲:「55歲還能幹活,不怕沒工作做。」鍾綉貞記得有年寒流車窗結了厚厚一層霜,山路崎嶇蜿蜒,會暈車的她常在半途下車嘔吐,有次猛然一看,身旁竟是火葬場,頓時毛骨悚然。
初抵客家村,2人不會說半句客語,如何尋找可信的工班?陳智夫靈光乍現,利用到五金行採買鋤頭、鐮刀工具時,順道向老闆打聽:「你們這邊有沒有比較可靠的怪手?」1台怪手加上2台鐵牛車,一日整地開銷就要8000元,請人規劃土地又要再花錢,沒有多餘預算的陳智夫,乾脆自己站在怪手旁指揮,「要怎麼挖全靠自己想,過程中碰到大石頭,漂亮的放一邊,以後當景觀用,不漂亮的拿來當坡坎。」
一路走來篳路藍縷,陳智夫剛開始修剪樹木時,園區野蜂特多,不小心就被叮得滿頭包,「看四周沒人,趕快小便,擦尿真的有效,不然痛死了!」園區因有小池塘養鴨養鵝,母鴨下蛋後會引來蛇偷吃蛋,嚇壞工人,趕緊請當地原住民幫忙抓蛇。
抓到蛇後,原住民向陳智夫要了鍋子與砧板,準備煮蛇湯,「我看他大費周章疊磚生火,問他為什麼不到廚房煮,瓦斯一開不就好了?才知道原住民間流傳,煮蛇氣味若是從屋子裡竄出,會吸引同類爬進屋裡。」早年原住民還有狩獵習慣,陳智夫曾在家門前撿到被獵殺的山羌。